巨舰虽收起了风帆,然而单单凭借其船舷,便足以遮天蔽日。在码头上仰视巨舰,甚至看不到巨舰甲板上的桅杆。
这样的巨舰,足足有十艘之巨,庞大船身之上四处可见的藤壶和风浪敲击的痕迹,正说明了这些巨舰的身经百战。甲板上黑洞洞的炮口前伸着,昭示着这些巨舰,并非只是区区的样子货而已,更是可怕的战争重器。
这是大明的凤鸣洲宝船舰队,大明规模最大的海上舰队,也是这个世界上如今最为强大的一股海上力量。
“师尊!”
看到正在港口处迎接自己的朱肃,铁铉赶紧下来船来。“徒儿铁铉,见过师尊!”
“快起快起,都是侯爷了,怎还是如此拘礼。”
朱肃将铁铉扶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距离上一次见铁铉,也已经有一两年的时间了。这时候的铁铉已经开始留起了胡子,因为常年在海上经历风霜,面容为海风凿刻,看上去老成许多,神情也越稳重。
“皆是师尊之功,徒儿不过沾光而已。若无师尊提携,何来徒儿今日而且徒儿能寻得凤鸣洲,也是因师尊所予海图之功。”
虽说已经封了候,铁铉却仍旧古板忠诚,这也是老朱能够放心将这一支舰队和凤鸣洲,暂时交托给铁铉的原因。若是换一个野心大一些的角色,只怕早就想着卷走舰队,在凤鸣洲占着那些金矿,自立为王了。
和朱肃寒暄了这么一句之后,铁铉便向朱肃身边的朱棣行礼道:“臣拜见燕王殿下。”
“不必多礼。”
朱棣右手虚托了托。对于铁铉,他的思想是带有些复杂的。毕竟,这是在原先的历史上,险些砸死他朱棣的男人。原先的历史上,铁铉镇守济南,给那位“永乐大帝”
造成了极大的麻烦。“永乐大帝”
烹杀了铁铉,也足以知晓历史上的自己,对这个铁铉究竟是多么痛恨。
但现下里,朱棣对铁铉这种古板却忠诚不渝的臣子,其实是极为喜爱的。这份喜爱与所知道的原本历史上铁铉的事迹掺杂在一起,构成了如今的朱棣对铁铉复杂的观感。
“倒是没有想到,大哥会让你来运送这批军资。”
朱肃笑道。
老朱确实吩咐过朝廷送来西征军资,但却也没想到,这批军资,会交由铁铉的船队运送。铁铉道:“毕竟宝源局此次交付的军资数量颇大,若以运河运送,只怕要分运多次。”
“到时候,耽误了我大明的西征大计,那就不好了。”
“数量颇大”
朱棣挑了挑眉,十分有兴趣。宝源局这批军资,基本都是为了西征而给他送来的武装。“都有什么你且说说看。”
“回燕王殿下,此次所交付军资,有燧枪三千五百支,膛线枪二百支,虎蹲炮八十门,炮弹一万余,小口径炮百余门,大口径炮百三十门,炮弹三万余,纸包弹药十万余,热气球二十部,迫击炮三百余,轰天雷四千余,五眼铳九百余柄,地雷……”
随着铁铉的如数家珍,朱棣的眼睛也越来越亮,朝廷竟调拨来了如此之多的武器,这是几乎把宝源局给搬空了啊!
搬空宝源局倒不至于,而今大明采取了工坊式生产和流水线作业,再加上基础科学的不断展,宝源局的产量,也水涨船高。同时,火器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那些旧世代的武器又不能卖给异族,只能放在库房之中吃灰。
干脆连带着最新式的迫击炮等武器,一并交给西征的军队。毕竟西征的军队以朱棣这个他的亲弟弟为先锋,朱棣劳师远征,乃是代表大明,而且朱标亦对自己的弟弟在战场上的安危心存担忧,多给些武器,杀敌之时也能不那么拮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