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大明日不落奇观 > 第17章 谋后事(第3页)

第17章 谋后事(第3页)

隆庆帝突然小声的对朱翊釴道,“朕再拨你十万两,你多参些铜锡……”

朱翊釴连忙打断,“父皇不可,这是国币,乃是朝廷诚信之币,若成色不足,届时动摇民心,父皇改革之措,将付诸东流,万不可因小失大!”

“且此币重七钱二分,”

朱翊釴拿起壹圆银币,“本身便是银九分而铜锡占一分,火耗明面上归公,往后兑换却是归民。”

隆庆帝点点头,这壹圆银币通行后,是按八钱白银计价的,七钱兑换八钱,本身就考虑到了民间白银成色不足,是将火耗和工本费全部计算在内的,确实不宜在往里头参铜锡了,不然真的是吃相太难看了。

七钱二分,尚可以朝廷的名义强行推广流通,只是,隆庆帝内心的贪婪,让他蠢蠢欲动,总觉得,一帮草民士绅,就得让他予取予求,反正他是皇帝,就是要割一波地主豪绅的韭菜。

朱翊釴自然也看出了隆庆帝的小心思,明太祖朱元璋搞的“大明宝钞”

,那可是纯纯的在割全大明的韭菜,而且是光明正大,不讲诚信的摁着老百姓的头硬割。

宝钞这样的纸币,自古就有,不是赵宋的独创,而是至赵宋后,蒙元,朱明,满清都有各自的宝钞行于市,盖因华夏缺铜导致朝廷不得不行宝钞替代稀缺的铜币。

但行宝钞,不得滥,不像朱元璋,直接滥,行后,百姓用宝钞抵税,完了你还不认,这就直接打击宝钞的诚信度了。

汉武帝时,刘彻就行过鹿币,以白鹿皮为币,可兑换黄金一斤,人家是真正的有质保金可供兑换,大汉朝廷的威信力支撑了刘彻行鹿币。

朱翊釴也想过要行宝钞,不过前车之鉴犹在,现在行,估计老百姓要骂娘,骂他老朱家不干人事,专坑百姓可就不好了。

朱翊釴现在是先将银币推广开来,在组建大明自己的国有银行,要做到全大明的两京十三省各府各县到各镇都有国有银行后,慢慢的推行本票及汇票制度后,才可尝试宝钞行。

其实就是朱翊釴现在没有油墨,搞不定防伪,不敢贸然的直接行宝钞,一但让朱翊釴技术突破,私人印制宝钞的价格高于宝钞本身,伪币就能扼制不少投机者。

现在还是老老实实的先玩银本位为好,步子不要迈得太大,不然容易扯着蛋。

“父皇,儿臣以为,还可以仿照银币样式,也铸造金币,”

朱翊釴将锦盒隔层取出,将底下的金币取出。

“这是壹圆金币,”

朱翊釴将金币放置在隆庆帝面前,指着银币道,“按儿臣想法,壹圆金币可兑银币十圆。”

“金币可分为大圆,壹圆,壹角,壹厘四种,父皇以为如何?”

隆庆帝看着朱翊釴依次摆放在跟前的四枚金币,眼眸闪烁,“此币重几何?”

“铸造了多少?”

“可有加铜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