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一过,就意味着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了。
新的一年,农民要开始耕种,工人要开始上班,该上学的孩子要去上学。
老苏家也准备下地了,家里的孩子因为灾荒已经休学了,现在还没通知开学呢。
孩子们就在附近的大队里面上学,红福大队是他们生产社最先进的大队。
不论是生产力还是读书方面都是,他们大队去年还出了一个大学生呢。
苏老大扛着锄头。
“妈,我听村里人说,要开始复学了。
家里面的孩子,又可以让他们去学校上学了。
学费是三块钱,还要交二十斤的粮食。”
家里的女人听到苏大柱的话,都从屋里出来。
“准备复学了?这可是好事啊,我正愁家里面的孩子该咋办呢。
咱要是下地了,家里孩子准会闹得鸡飞狗跳的。”
老苏家的孩子大部分都到了上学的年纪,除了四时。
小凤小妹小六大业已经上了两三年学了,三业上了半年学就没去了。
这中间隔了一两年了,要不是灾荒来的突然,孩子们也不会失学,在家里面呆着。
话说的也对,你这饭都吃不上了,这读书有啥用?
这既然打算兴学了,那家里面的孩子还是让他们去读书的。
苏老太知道文盲的坏处,她自个儿本身就是一个识字的人。
自然不会让家里的孩子当文盲的。
大字不识一个,那这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走出去都容易被人骗。
报名的钱不算多,就是这粮食嘛有些多。
家里面一个孩子要出2o斤的粮食,总共就九个孩子,那就得出个2oo多斤的粮食。
“妈,我觉得秋月和三业可以暂时不用去学校,您教他们写写字认认数,对于他们现在绰绰有余。”
家里的粮食就还有百来斤,这要是全送孩子去读书。
那直接就得饿肚子了,得不偿失。
“是啊,妈,我也是这么想的。春花她也可以教秋月识字。
断了两年,这一年级学的都忘记了,又得重新学。
也浪费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