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介绍唐伯虎 > 舌尖观影三(第3页)

舌尖观影三(第3页)

[挂着红灯笼,黄土砖墙的村子里,小孩点上鞭炮捂住耳朵,坐在门槛上听门槛外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院子里,老奶奶们坐在小板凳上,有计划的各自做着不同的事情。

一头驴子慢悠悠拉着磨盘磨面,一双经年累月做活的手端起碗承舀,白色的细面洋洋洒洒落到大盆之中。

“山西丁村,中原最古老的村落,主妇们最会制作面食……”

]

山西?

山西人李渊和李世民眼睛蹭的亮起。

但是主播,中原最古老的村落是什么,我们怎么没听说过啊?

明朝山西丁村一开始还不敢相信就是说的自己村子,后来看到临汾市襄汾县的丁村,可不就只有他们了吗!

丁村幸运观众发出弹幕:是我们丁村,东依山,南面岗,北有平原耕地,西有汾河而过,是“金襄陵、银太平”

的膏腴之地。

虽然好像不太一样了,但是上面的宅子就是我们现在修的!

听了这个地理条件,山西人赶紧去找这个村子在哪儿,非山西但家里有条件的也去找具体的地图。

经过那么多年,那么多的战乱,人家连宅子都能保存下来。

不用说了,这可是个后世认证的风水宝地啊!

[旁白介绍丁村和磨盘的古老历史,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赶着黄牛拉磨盘,黄牛脸上还蒙着带绣着大眼睛的眼罩,让人忍俊不禁。

“山西是多山少川的内陆地区,蔬菜品种少,家庭主妇们没有条件在副食上进行调剂,只好在各种面食制作手法上,变换花样……”

手掌大的包子、花卷、金银卷;造型各异,鲜花小动物惟妙惟肖的花馍馍,为了即将到来的寿宴,村里人都一起出动,用上了最得意的手艺。]

山西人点头,我们山西确实是内陆地区,和主播家长江边上那不能比,没那么多水,也没那么多绿色。

不过也要分时候,至少我们现在,绿色还是比你们记录片子里稍微多点的。

已经有很长时间吃面历史的广大北方地区,上面那些各种面食和造型的花馍馍都让他们感到无比熟悉。

用的工具还是那些,食材也是那些,他们都能知道做出来的面食都是什么味道——美味!

有条件的数数家里的面,决定明天也要吃包子花卷。

没见过这种面食花样的南方,小孩子们对那些造型可爱别致的馍馍惊叹不已,在家里吵着也想要。

粮店的商人们赶紧趁夜让人去调货,明天一早,铺子里多摆点面。

[丁村人忙得热火朝天时,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里,绥德汉子老黄也刚蒸好一笼屉的黄馍馍。

糜子面制作而成的黄馍馍还冒着热气,颜色鲜亮湿润,外表还略有缝隙,看着就香甜可口。]

老黄加工糜子面的方式也让黄土高原上的人看的熟悉不已,他们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除了后人烧火用打火机以外,其他工序完全没什么变化,隔着屏幕他们都能知道这个步骤的厨房都是什么味儿。

完全没见过没吃过的外地人:这都是什么啊,看着好像很好吃的样子!

终于有个东西能直接学了做的秦汉人:这就把糜子、小米也拿去磨面蒸了!

[数着刚出蒸笼的黄馍馍,老黄把它们都装好放上三轮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