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个声音传来:“你声音好似我儿陈光蕊。”
玄奘一愣,这声音怎么这么熟悉?
他环顾四周,终于看到一个婆婆坐在破败的屋子里。
他走上前,问道:“我是陈光蕊的儿子,温娇小姐是我的娘。您知道我爹娘怎么不来吗?”
婆婆瞪大了眼睛,看着玄奘,颤声道:“你爹娘怎么不来?”
玄奘抹了把眼泪,哽咽道:“我爹爹被强盗打死了,我娘被强盗霸占为妻。”
婆婆听了,泪如雨下,哭道:“你怎么晓得来寻我?”
玄奘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和一只香环,递给婆婆:“是我娘着我来寻婆婆的。她有书在此,又有香环一只。”
婆婆接过信和香环,泪眼朦胧地看着玄奘,感慨万分:“我儿为功名到此,我只道他背义忘恩,那知他被人谋死!且喜得皇天怜念,不绝我儿之后,今日还有孙子来寻我。”
玄奘看着婆婆的眼睛,突然问:“婆婆的眼,如何都昏了?”
婆婆叹了口气,哽咽道:“我因思量你父亲,终日悬望,不见他来,因此上哭得两眼都昏了。”
玄奘心中一紧,跪倒在地,向天祷告道:“念玄奘一十八岁,父母之仇不能报复。今日领母命来寻婆婆,天若怜鉴弟子诚意,保我婆婆双眼复明!”
祝罢,玄奘便将舌尖与婆婆舔眼。
这一刻,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那个温馨的家。
在短暂的瞬间,双眼突然睁开,仿佛一切都没有生过。
然而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实际上,婆婆眼前的这个小和尚,与她失散多年的孙子光蕊长得一模一样。
婆婆看着眼前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孔,心中既有喜悦又有悲痛。
喜悦的是,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孙子,而悲痛的则是,这个孙子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那个小时候跟在自己身边的小男孩了。
玄奘看出了婆婆的心情,他温柔地扶着婆婆走出了窑门,回到了刘小二的店铺。
他帮婆婆租了一间小屋,让她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
然后,玄奘从包裹中取出了一些钱,递给了婆婆:“这些是我在路上赚的,你先拿着用吧。”
他告诉婆婆,他只去一个月就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