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事。可能是最近夜读所至。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我的心愿,是希望在算术上有所成就。既要有所收获,自然也需奋苦学。虽然累些,乐在其中。”
孙雨瞪眼看着贾宪,向后仰靠住椅背。
靠了个空,差点摔倒。
这才注意到这个教室里面都是凳子,根本不像现代那样设置椅子。
忍不住站起来,想劝两句,又觉得有些多管闲事。
隐晦地提醒他,“你听说过‘拔苗助长’的故事吗?其实小苗自然就会长大,太着急了反而坏事。”
贾宪点头说道:“‘揠苗者,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我虽愚钝,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得娘子演示算术,思潮如涌,反复琢磨,难以成寐。唉,只恨自己学艺不精,难以领悟算术之妙。”
孙雨被人家这好学精神震惊一脸,张张嘴,实在不知道还能表达什么。
摸摸鼻子,转移话题,“那个绸缎有点眉目了吗?”
其实孙雨回到绫锦院后询问过姨妈绸缎买卖的情况。
得到的回答令她有些吃惊,原来在京城做绸缎买卖并不容易。
难处在两个方面。
先,京城各行业的大商人为了防备宫中骚扰,应付“科配”
,不得不抱团经营,形成行会。
由行与官府交涉,科派各种官府所需之物。
“科配”
就是官府强制性购买货物,价格很低,如《卖炭翁》,说的就是官府科配。
行会管理严格。比如本行业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并登记,否则就不能从事该行业的经营。
行一般是大坐贾,不是官吏。
展到了现在,由于经常游走于商人与官府之间,形同行业“地头蛇”
。
上勾官府,下欺行商、小商,经常损害百姓利益。
各行有行会,绸缎行自然也有行会管控。
孙雨如果想销售绸缎,按照正常程序,要先向行会登记。
请求那些形势大户定下价格和经营地的范围,才能向京城中小商家销售绸缎。
而京城中小商家也不敢违反行会规矩,否则就难以在京城经营下去。
了解到这点后,孙雨已经对卖出绸缎没有信心了。
贾宪不过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少年。估计也是不了解商业经营,才会满口应承。
第一难处来自民间,已经把孙雨打击的没有信心。
第二个难处则来自皇宫大内。确切的说,来自皇帝,也就是官家。
今年七月,官家下诏说:锦绫之类的精美丝绸,对国家有害无益。买一匹锦之费,可以买好多匹绢了。让宫中带头崇尚节俭。
下面百官及贵人们一看,皇帝都节俭成这样,还敢消费锦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