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
一旁的文彦博、曾公亮、富弼、吴育、欧阳修、王尧臣等都不由得瞥了他一眼。
紧接着。
富弼、曾公亮、吴育、欧阳修四人几乎是同时出列。
这四人也精通武事。
自然也想在灭夏之战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人还未曾说话,赵祯就摆了摆手。
“朕知晓你们也想请命去西北,但你们都不行,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年龄不行。”
“西北苦寒,开战之后需要连日奔波,你们都是朝之重臣,不能有丝毫损伤,年龄过四十八岁的就不要再请命了!”
曾公亮、富弼、吴育一脸无奈,退到了一边。
今年,曾公亮五十七岁,富弼五十一岁,吴育也是五十一岁。
欧阳修却面带兴奋,道:“官家,臣今年刚到四十八岁,加上整日锻炼,身体比一些三十多岁的官员还要强健。”
说罢,欧阳修还刻意挺了挺胸膛。
赵祯嘴巴一撇。
“永叔,过了今年,你算是四十九岁了吧,你的年龄也不行。”
此话一出,殿内官员相视一眼,顿时全明白了。
众人纷纷拱手,齐声道:“官家,不可御驾亲征啊!”
赵祯之所以将年龄卡在四十八岁而不是四十五岁。
是因他今年四十五岁。
赵祯黑着脸,站起身来。
“朕御驾亲征,可鼓舞士气,令敌胆怯,直接与下达重要指令,有何不可?”
“莫非你们觉得朕会拖后腿?朕知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会给狄枢相充分放权的,不会瞎指挥!”
众臣皆不言。
赵祯接着道:“朕意欲亲征,不是要抢功,而是要给我大宋皇家争一口气!”
“当年,太宗皇帝在高粱河外遇险,传为民间笑谈,先帝亲临边境被说成被寇准挟持,在边境的表现被百姓称为‘毫无胆气之君’,这些丢人的笑谈,你们以为朕听不到吗?朕要将自己的龙旗插到西夏,为大宋皇家争光!”
“你们有何理由拦朕,现在朕有儿子了,有两个儿子!”
赵祯放大声音,自豪地伸出两个手指。
庆历年间的宋夏之战,阻碍他无法御驾亲征的最大因素就是他无子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