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上人间,那么多事儿,神仙哪里管得过来。
各个都忙着修炼,换作是以前,她也是没这功夫管这种闲事的。
投胎之后,她这麻木的人,才逐渐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早饭,老太太给家里的大人小孩都煮了个水煮蛋,里面都是双黄的呢。
“老大,老二,你们怕是还要再去镇上换一趟了。
咱们家里面的鸡蛋太多了,压根吃不完。
刚才那母鸡我看了一下,芦花鸡一次性能下三个蛋。
再加上光是黄大仙给我们的蛋就有百来个了。咱这一两月功夫肯定吃不完,天天吃鸡蛋,那也太奢侈了。”
“索性多换点年货回来,家里的酱油醋麻油盐味精都缺,还有灯油也应该买点了。
回头你们买了布料回来,我和你们媳妇儿给家里一人置办一身新衣服。”
吃着鸡蛋的孩子们,听到新衣服和年货,眼里泛着光,稚嫩的小脸,一张张都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他们已经好久好久没穿过新衣服了,身上穿的衣服都不属于他们,长这么大还没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一身衣服呢。
知道家里穷,孩子们都不敢开口跟大人说,父母已经很辛苦了,他们不能不懂事。
现在,奶奶说要给他们每个人都置办新衣服,怎么能不激动呢!
苏老头也赞同,敲了敲烟袋,“咱们家这两年的日子过得确实苦了一些年代的孩子们,也跟着咱一块吃了不少苦头。
现在家里条件好起来,没道理再苦着孩子们,再给每个人添双新鞋吧,不打补丁的。”
“娘,你和爹也应该做一身新衣服了,还有袜子缝缝补补,都补不下去了。”
儿子媳妇儿都孝顺着说,老两口心里倍感欣慰。
公公婆婆明事理,不像他们娘家的哥嫂,恨不得趴在他们爹妈身上扒皮抽血。
自个儿爹妈耳根子软,性子也懦弱,给他们当了一辈子的老黄牛,半句好话都没有。
她们这些出嫁的女人,都是泼出娘家的水,再怎么劝,他们也听不进去,一次两次的接济还行,次数多了,婆家也会不高兴的。
早就在无声的接济中寒了心。
上次三弟妹生完孩子,家里实在没有粮食,他们回去借口粮。
那几个嫂子不知道当着他们的面说了多少风凉话。
她们回娘家借粮食,寒酸话再多也只能忍着。
这些话自然不会再婆婆面前提,她们不说,老太太怎么会不懂呢。
都是过来人。
除了借一些粮食,他们也帮不上别的忙,这点小事儿,也无足挂齿,用不着放在心上,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