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年看着小和尚叹气的样子,满怀希望的说道:
“你不会,我会啊。”
小和尚被易年脱口而出的话语彻底震了一震。
今日见了易年那神奇的青光救人之法,本已觉得神妙无比。
又接着看见那本不应该在此处出现的黑气,内心早已经充满了各种疑问。
再听易年说着自己竟然会那失传已久的佛家至宝,此时更是震撼。
恍惚间竟没有一丝怀疑,一个山村少年医生怎会那佛门至宝,只是有些不解的问道:
“施主既然会,为什么不施法救治呢?”
易年见小和尚反问自己,想来应该是误会了,开口解释说道:
“是小子孟浪了,没说清楚事由。我不修佛,不具佛光,习不得那佛家典籍。
方才说会,也是只知经书内容,不曾修行经书。
大师乃是佛门中人,身具佛光,应该能修那封魔经,望大师出手,解救那屋中众人。”
一边说着,一边拱手行礼,向那小和尚躬身拜去。
那小和尚听了易年解释,明白了其中缘由,又见易年向自己拜来,
忙着扶起易年,开口着急的说道:
“施主这可使不得,快快起来,可是折煞小僧了。”
急着扶起易年,继续说道:
“施主心地善良,所行乃天地正道。救死扶伤,是大功德之举。
而今更是欲将那至宝相传,小僧愚钝,不知能习得几成,不过自当竭尽全力。”
易年见小和尚如此说,心知修行之人慈悲为怀,这小和尚又天生宝相,不是那阴险之辈。
想来是成了,也没继续说什么,只是向小和尚点了点头。
然后转身出去找到张二爷,让他老人家帮忙找几个可信靠谱之人,将这院子守着,不让旁人靠近。
交代完毕,回到院中,那小和尚还在院中等待。易年过来,方才院中两人论那封魔经之时,早就没了守候村民。
此时又有人在外守着,屋中之人也没有一点响动,现在,这平日里荒着的院子,此时,更静几分。
易年来到那小和尚身前,点头示意,那小和尚也回礼轻躬。
两个少年模样的小人,就这么安静的站在院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