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之间话没说完,周言安听见大门被推开,立刻收回搭在苏姚肩膀上的胳膊,退到灶前的位置,外人进来是如何都不会想到,这两人之前是在抱在一起的状态。
苏姚向外看去,看到一道纤细的身影,来人是
明月,正是做晚饭的时候,她不在家里,是过来借什么东西吗
但看明月有些失魂落魄的表情,又不像是过来借东西的样子。苏姚快走两步迎上前,怎么了。
被苏姚温暖的手握住,明月险些掉下泪来,“我不知道该去哪里,只有你一个好友,就过来找你了。
这一看就是生了什么事,过来寻求安慰的样子。
苏姚拍拍她的手,把她带到东屋去,用暖瓶给她倒了一杯温水,让她先喝点水。温柔地问,生了什么事吗
明月呆呆愣愣的坐着,也不说生了什么事,那种不愿意跟人交谈的状态。
周言安在堂屋里,把苏姚淘好的米放进了锅里,煮熟以后,明月也依旧没有开口。
还是俞淞找上门,苏姚才知道生了什么事。
苏姚看这模样,大概是小两口吵架,但对于过了快一个小时,俞淞才找上门的举动不太满意。
俞淞也委屈的很,明月离开以后,他先是回了明月的娘家去找,没找着人,又去了曾经住过的那个家仓库的门房,去找了一通都没找到人,回到家里还是大儿子提醒是不是去找苏阿姨了。
明月跟娘家不亲近,但凡有更好的选择她都不可能回家。俞淞抱着试一试的心思上门来找,没想到过来在苏姚这。见到明月,俞淞就打算把人给带走。
他好声好气的说,明月,你误会了,我跟那个女同志真没啥。你跟我回家吧,别在人家家里待着,周团家还得吃饭呢,你在这周团和小苏同志都没法子吃饭了。”
虽只有短短一句话,这其中蕴含的信息量一点都不少。苏姚以一种十分意外地方式,吃瓜吃饱了。好像知道他俩为啥闹矛盾了,前淞跟别的女同志走得近,然后叫明月给看见了。
明月即便是听见俞淞的话,也依旧是一副无动于衷的表情,俞淞急得像是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他四周观察了一圈,想在周围找到能够帮助的人。
这一抬头,苏姚的视线正兴味盎然的在他和明月之间来回转悠。很明显她不会帮忙,不火上浇油就不错了。
再把视线转向另一个人,不远处正面无表情的周言安,行吧这人也不可能给他帮助。
不得不说,俞淞的某些判
断是正确的,诸如他认为苏姚回火上浇油。但是认为周言安不会帮他,这个判断充满了局限性。
周言安如今正怕走了一个大姨妈,来了一个大姑姐,恨不得前淞三分钟之内把人给哄好带走,以免影响今晚的夫妻生活。
俞淞始终没让人开口说话,苏姚看不下去了,她觉得夫妻吵架最忌讳这种冷战,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谈得来就处,聊崩了就离,多打点事。
这种一直不说话算是怎么回事。
苏姚坐在明月身边,笑眯眯的握住她的手,别生气了,不要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气坏了身子,不值当的。你要是生气就打俞营长两下,直到出气了为止。
俞淞当兵的出身,糙得很,明月那粉拳软绵绵地打在他身上,还不一定是谁疼呢。
而且前淞每天跟战友操练,战友碗口大的拳头往身上招呼都不觉得疼,哪怕明月更加用力,他也能受得住。
只要别再生气就行。
苏姚也想到了这一点,拿起家里扫炕的笤帚,俞营长皮糙肉厚,打他别伤着你,你用这个吧。h
俞淞眼角直跳,周团爱人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明月原本无波无澜的一张脸,在看到苏姚递到她面前的笤帚时,终于有了变化。俞淞不动声色的看了看不远处的周言安,管管你媳妇吧。
然而苏姚另前淞额角直跳的动作还在后头,她一把搂住明月的肩膀,俞营长的人品,我们大家都有口皆碑,是不是误会啊,你至少应该先听他解释,再给人判刑不是
苏姚的性子,向来是劝分不劝和。不过她觉得这次应该是有什么误会,她看过原文,前淞不是那种跟女孩子没有分寸的性格。
她可以说前淞长得丑,可以说俞淞把家务都推给媳妇,但在原文之中,俞淞在男女关系上,没有让人能够指摘的地方。
当然了,说是在原书之中,也许是跟现实有所出入,也不能将原文奉为圭臬。
虽说苏姚搂住明月的动作,叫俞淞看着直皱眉,但好歹是在替他讲话,俞淞别过眼睛只当没看见。
俞淞点头,你先听我解释,我跟那个女知青只是在路上遇见,说上了两句话,你看见就给误会了。
他还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