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方将军满腔恼怒地去找“老头子”
要求采取果断措施。“老头子”
回话仍是:“谋定而后动。”
方将军只得又回头来找他的智囊丁雷将军。
丁将军气定神闲地道:“我在等一个人。她也该来了……”
却说尼尼驾着马拉的私家飞机从瑞士赶回瑛园时,夏莹已是急得团团转了。尼尼对她安慰道:“姐姐不用担心,上帝会保佑他平安无事的。我这就去想办法。”
之后她驱车来到作曲家协会的一处办公室。而这家单位却是门庭冷清。她信步走进去。门口一个约二十岁左右的女子忙上前很有礼貌地笑问道:“请问小姐,你找哪位?”
尼尼微笑道:“我找安先生,小姐。我是音乐学院的一位美国留学生,是她的学生。我这儿有一部新做的曲子想请安木先生指正指正。”
那位小姐仔细看了尼尼一会,见着她戴着一副金丝眼镜,黄头,蓝眼睛,鼻高,脸白,白衬衣外罩一红外套,肩头挎一皮包,见人面带三分笑,斯斯文文,和蔼可亲。听着是美国的留学生,接待小姐也不敢怠慢,通报了安木先生后,尼尼便被请进了办公室。
在二楼办公室内,尼尼见着了一位三十岁左右,长得仪表堂堂的男子,胡须剃刀的很干净,衣服也穿的一丝不苟,与艺术家的散漫作风大相径庭。他望了一眼尼尼,没显出半点意外。而尼尼见着他的眼神如钉般具有穿透力,便知道那是一对鹰的眼睛。他微笑着向尼尼点头致意,然后自报家门:“我就是安木。您是?”
尼尼毫无隐瞒地道:“圣·柯莱丝·尼基。”
俩人在对话时,眼睛都未曾离开过对方。严格的来讲,是从未离开地对方的眼睛。无论他们表情如何变化,眼神却始终如一。
尼尼在安木先生对面坐下,开门见山地道:“直接说吧。马拉先生失踪了。他可能被人绑架了。”
安木先生摊开手笑道:“我不明白尼尼小姐的意思。我想您可能走错地方了,我们这儿是艺术家协会,不是公安局。”
尼尼并不理会他的说词。只继续道:“我知道你们的‘828’,我想你也一定知道cIa吧?我要见你们的方将军,或者丁将军。”
安木对她的话感到莫名其妙地恼火,直起身道:“我可不想惹麻烦,小姐,您的胡言乱语不得不让我请你出去。”
尼尼摆出一副无可奈何地表情起身道:“那,我们再见吧。”
也说完便起身就要离开。当她刚转过头,却像是被一股强电流击了一下,立刻便不省人事了。
等尼尼再次醒来时,她已躺在了一宽敞明亮的屋子里的沙上了,这儿装饰豪华气派,天顶上吊着一磊月亮样的吊灯。床正对面挂着大卫的那幅拿破仑骑着高头大马跃过阿尔卑斯山的水彩画。这幅画描摹的有点拙劣,但看得出这里的主人对画中的这位英雄的确怀着敬慕之情。画的下面是一个壁炉。里面没有生火。可能这个季节不是生火的时候。也可能那只是一个装饰结构而已。可能代表着主人对中世纪的留恋。屋子的右边是一张方桌,周围放了几把椅子。
尼尼看完观屋子后,便起身来拉开一把椅子坐下来。这时响起了敲门声。然后便进来了一位穿军装的年轻姑娘。她用托盘托着一杯热咖啡递给尼尼并礼貌地道:“小姐,请用咖啡。我们长一会儿就到。”
尼尼点头谢过。
小姑娘出去后,便又将门带上了。尼尼喝了几口热咖啡,感觉很是可口。喝完咖啡后,她觉得精神了许多。
不久,那位小姑娘又敲门入内道:“尼尼小姐,请您移步餐厅里坐。我们长邀您共进晚餐。”
尼尼起身跟着小姑娘出了屋子,穿过走廊,经过一个电动门,便到得一个大厅。她的左侧是一个玻璃自动门。门的两边各站着一位笔直的士兵。他们手里各握着一挺半自动步枪。那相隔的玻璃门可以可防止不经意遭到的攻击,从而给他们以反击的机会。而他们对她的出现却视若无物。餐厅的中央顶棚吊着偌大的水晶灯,将整个餐厅照得通亮。餐厅右侧仍是一道玻璃门。透过门,可以看到对面墙上悬挂着一幅偌大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