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民忽然感到眼睛有些酸涩,这是赵军第几次和自己说写信的事儿了?这炽烈的友情啊!
郑刚则在反复叮嘱着郑卫民“三儿,到了陕北要好好表现!不要给家里丢脸!”
郑卫民只是点点头,又朝赵军挥挥手,便被人群给挤到了车厢里。
赵军的眼睛也涩涩的,却听到了郑刚说道“三脚踹不出来个屁!”
三儿是闷了一些,不知道到了陕北会不会受欺负,赵军尤其担心这个。
郑刚在招呼大家回去了,赵军不舍地望了一眼火车,火车的汽笛声拉响,开始慢慢驶出车站了。
郑卫民这几天说的话加起来还不到二十句,到了火车上总算能稍微放松一些了。
正如王秀霞所说,北京就没几个人去陕北的,他就算遇到了也肯定是生面孔,不怕。
北方的冬天没有什么颜色,灰蒙蒙的一大片,往西走,灰色中会渐渐出现土黄色,还有没有融化的积雪在,让人看着就感觉到冷。
火车上的人普遍谈兴不高,大家都在闭目小憩,每到一站就会有人下车,带着他们那重重的行李四下张望,寻找着接站的人。
郑卫民看着有人过来热情地和他们握手,又把他们带上了驴车,再然后火车就开走了,前往下一站,进行重复的故事。
火车到了西安,已经快半夜了,又有好几个人下了车;有几个干部模样的人匆匆离开,剩下的就是他们这群知青了,郑卫民数了一下,加上他也才五个人,三男两女。
火车站外人很多,但郑卫民一样两眼一抹黑。
他不是宅男,但大西北还真没来过。
几个人知青很自然地就聚在了一起。
“你们也插队啊?”
“是啊!”
“我是去黄原的,你们呢?”
郑卫民先打开了话匣子。
“我去榆林。”
“我也去榆林!”
“我去延安!”
“巧了,我也去黄原!”
总算有一个同行的人了,郑卫民看到是一个留着齐耳短的女知青,就问道“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我叫郑卫民,育英中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