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
孔丘仰天长叹道:“这便是我理想中的有教无类啊!”
【战国】
齐桓公田午悲愤道:“秦国无耻啊!窃寡人之稷下学宫!”
【明初】
宋濂看着天幕中那亮堂温暖的教室、那崭新的书本校服,眼中不禁流露出羡慕、怅惘。
回想起年少时求学的艰苦与窘迫,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愈合好的冻疮皲裂仿佛依然隐隐作痛。
“世间真有如此乐土吗?”
“若真有,那便是天下寒门学子之幸啊!”
【北宋】
白鹿洞书院里,学子们议论纷纷。
“用琉璃做窗户,怪不得学堂里如此亮堂!”
“这些学童当真幸运!想我年幼时求学奔走于私塾之中,寒苦窘迫,唉,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等能入书院,已是上天垂青,有几分天资与气运,日后能考取功名、改换门庭。”
“但天下又有多少贫苦百姓、一生困于乡野之中呢?”
“人人皆可读书,这样的美梦恐怕只有等到后世才能实现吧!”
【唐贞观年间】
李世民看着天幕,摩挲着下巴,有些惊异与新奇,但还是不服输道:“我大唐的国子监比之也丝毫不逊色!”
魏征耿直谏言:“陛下,但大秦的官学体系的确更为完善,于我大唐而言有可取之处。”
李世民被噎了一下:“咳咳,朕又没说不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