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要从摄影技术的进步导致的永生说起了。”
古一闻言吐槽道:“摄影技术?这跟永生也能扯得上关系吗?”
“我所遇到的那个文明制造出了两台全息摄影机,只不过它的精密度到达分子级。同时这两台仪器还对所摄物体及甲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记录其分子结构。在分子级的精度上,它可以记录所涉对象全部信息。”
白墨理了理思绪说道:“与此同时,还有一款软件的诞生改变了这两台机器的用途。那是一個全息仿真软件,它能对三维记录仪记录的信息进行分子级仿真。如果把这两项技术结合起来,就能把人脑的三维记录信息输入计算机,从而实现永生。”
古一疑惑道:“我还是不明白,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白墨解释道:“他们当时将几个已死去的大脑分子三维全息记录的数据,从三维记录仪的光盘传器上以每秒钟上亿k字节的度输入一台5oo万的cpu、内存为64,ooo亿兆字节、主频为1o的12次方兆赫的计算机中。”
古一更疑惑了,忍不住打断道:“你不是说永生吗?为什么用已死去的大脑。”
白墨耐心解释道:“那是因为一开始由于技术限制,活者的大脑中的分子变化过于频繁,所以对于高温和剧烈化学反应出的物体,还有生命体都无法进行分子级三维全系记录。”
古一点点头说道:“你继续。”
白墨似是陷入回忆一般说道:“那个文明的所有人都十分关注这个结果,人们或是汇集在各自城市的中央广场,或是在自己家中守着电视前等待最终的结果。在科学顾问详细的介绍了鉴定程序和鉴定提纲后,我当时就在一个广场中看到了这份鉴定报告的内容。
6个专门为此成立的鉴定小组从各自的专业角度给出了相同的判断,这6个程序是在电路中重建的人脑系统。已经事实上,让那几个人在电脑中复活了。”
古一闻言瞳孔震惊,暗道原来如此,正想接话却被白墨打断。白墨此刻仿佛被表演型人格附身,充满磁性的声音仿佛诉说着远古的记忆。
“当时广场中汇集的数十万人一片寂静。随着一声打火机的轻响,一个生日蛋糕上的红烛点燃了,人们开始默默的互相碰杯,一杯又一杯的喝着。
没有人说话,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所有的人都在默默的为他们的文明祝福。那天是那个文明所有人的第二个生日,他们在为永生干杯。
一个和那个文明一样古老的愿望——永生,终于在那天实现了。那几个人在个体寿命的时间尺度上永生了,而那几个人的永生也宣布了所有人的永生。
虽然当时复活的人只能生活在电脑内存中,但他们的器官培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电脑中下载记忆到生物质大脑的技术已即将突破,整个躯体的复活只是时间问题。”
白墨声音哽咽地感叹道:“广场场一片欢腾,他们正站在文明历史的一个门槛上,门的另一面将出现一个无法想象的文明。”
古一也跟着感叹道:“真没想到哪个文明的领导者会选择将这种消息全程直播并且向公众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