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家协会,你没有良心!”
“对抗好莱坞十余年,到头来为行业涤荡污尘,为行业奋力拼命的,结果还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关凌!”
“诸位,谁还要骂关凌?”
“我很早就通过新闻知道,华夏电影的市场化是一场极为困苦的道路,中影的成立不只是为了挣钱,更是为了维护市场平衡,激活市场活性,毕竟小池子里面养不出真龙。
中影和电影局也希望好莱坞电影在华夏给那群导演压力,可是市场活了十年,但是我把关导的电影删掉之后,每个年份,似乎都是好莱坞电影在步步围攻!出彩的国产电影实在太少!”
“如无关凌,华夏电影绝对不会是这十年的主角!也就是关凌维护住了整个华夏电影的底裤,可这么一个人的批评,竟然无人回应!”
“说起来,上次关导批评了冯晓刚,装死。批评了张一谋,这两位还装死呢。只有陈凯哥和吴白鸽回应了。这么一比,这两位似乎还行?”
“能怎么回应,张一谋那里毕竟还有张老脸。冯晓刚可是什么都没有了,离开华艺之后,他就是孤家寡人的,好像这群人里面,现在就冯晓刚没有拍过关导的剧本了吧。”
“说起来,《金陵十三钗》那部电影,关导骂的就没毛病,苦难的事儿多了去了,为什么非要一个白人来拯救华夏青楼女子?往好听了说,是为了争取奥斯卡奖项。实际上立意就存在一些问题。
同样是战争苦难电影,《纵有疾风起》,关凌拍出了华夏飞机从业人的拼搏,向上,孤寂,人生。而《金陵十三钗》讲述的则是华夏战争下的女人,还有伟大的白人爸爸的拯救。
战争时代的事情,已经少到这个地步了吗?
哪怕当时拍一部战争视角下华夏的《美丽人生》,一个父亲和孩子做游戏让孩子稍微有点正能量,是不是也非常让人感动。
哪怕拍出来《辛德勒的名单》之类的电影,是不是华夏的观众也不是没有同理心?
选个妓女作为切入点来美其名曰拍摄战争下的人性,再选个白人拯救者,从立意上本来就先跪了。
这部戏的恶劣程度,其实和《南京南京》差不多,只是人们敢骂鲁川,却不敢骂张一谋。”
这个评论还收到了不少观众的点赞。
这些消息,让娱乐圈不少人看的直哆唆。
横店。
张一谋剧组。
他的女儿前来探班,低声对着张一谋劝道:
“爸,有的时候,该低个头就低个头吧。你是公众人物,你现在和关凌有好脸,和解不够,网上还会肆意的揣测你和关凌导演的关系,越闹越大,这对关凌来说无所谓,他都是好名声,但是对你,太不好了。”
“是又出什么事儿了吗?”
女儿将评论拿出来,给张一谋看。
张一谋看了之后,嘴唇直哆嗦!
“这,这,这……怎么能如此揣测我,污蔑我?我承认我想拿奖,但是这个剧本,我都是按照原著找作者改的啊!”
他还挺委屈的。
女儿猜到了张一谋的回答,她太了解她爸了。
而后她又搜到了另外一条评论,给张一谋看。
“原著作者严歌苓是哪国人?润人。她会在什么视角下写书,这一点我不需要讲的特别明白。在她的人生中,外国的月亮就是比华夏的圆,要不然也不会跑了。这种人的书里面,能写什么?”
张一谋这下子是看的真的沉默了。
整个人陷入沉思。
在之后的几个小时之内,张一谋一直在犹豫。
他不想回应。
但是因为女儿的不断的拉扯,张一谋最终还是了声音。
在关凌宣布摩天凌云购入工业光魔,并且将要安排二百人赴美学习特效技术的消息,被凌云传媒官方确认之后。
张一谋转了相关消息,声称:
“华夏电影需要关凌导演这种实干派。至于关导此前批评,我会好好警醒,时刻牢记。目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拍摄好《江湖论剑实录》这部电影,拍摄这部电影期间,我有很多时代感触,也感触关导的才华之出众,这么敢写,敢拍,敢付诸于实践的导演。在整个华夏,唯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