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不能你們弄錯對象,讓我憑空給你們造一本帳冊出來吧?」
那人頓了頓,意味深長道:「若是能以假亂真,也是你的本事。」
柳依塵捏著荷包絲線,看著貨郎大步離開,直到再不見那人的身影,才摸索著荷包上的圖案冷笑:「原來人在開封啊。」
第十五章憑絲線巧尋人,看大夫生風波
柳依塵跟姑姑在并州生活的時候,開了一家刺繡鋪子。
姑姑的繡工獨樹一幟,繡品供不應求。柳依塵跟著姑姑學刺繡,先學的不是如何用針,如何刺繡,而是學會辨別絲線布料的好壞。
姑姑說,絲線色澤質地,就像繡品的根骨,材料不好,哪怕你繡技獨領風騷,做出來的東西,也少幾分意境。
天下的絲線分很多種,開封生產的絲線比并州的柔軟艷麗,捏在手裡,綿軟如羊脂。在光照下,色彩栩栩生輝,帶著流光。
開封富庶,百姓富足,採用的東西自帶富貴。但這富貴卻不能是金銀閃耀的,而是將富貴藏匿在暗處,低調優雅,不落俗套。
柳依塵來這裡之後,更是多次見到這種絲線,一上手就能判斷出絲線的產地。
所以,她確信姑姑也來了開封。
這個認知讓她歡喜,激動過後卻又不安。姑姑為何來這,那些人到底什麼目的。
那一日姑姑正在鋪子裡檢驗她繡出來的東西,只是她資質有限,實在比不得姑姑的手藝,最大的本事也就是辨別材料。姑姑正對她的繡品發愁,衙役們就闖進來,說姑姑犯事,強行將人倒走。
犯了什麼事,衙役們甚至不耐煩說明,只說朝廷不會抓錯人。
柳依塵起初以為,是衙門想敲詐勒索,做好了賣掉鋪子救人的準備,可那些人不讓她探望,硬是晾了她許多天,才有人來告訴她,若是想救她姑姑,就按照他們的要求辦事。
辦好了,人自然能回來。
柳依塵與那些人打交道這麼久,慢慢意識到,那些人並不靠譜,她知道的太少,要想真正救姑姑,不能如此被動。
所以來開封之後,她暗中調查著,如今總算有一絲線索。
但接下來該怎麼辦?
要緊的是尋到姑姑下落,弄清楚她到底如何,那些人又是誰。
柳依塵心裡有事,連看到白墨存夜裡犯遊魂症,都不覺得害怕。她就站在旁邊,看著他繞著井口轉。她拿板子將井口堵住了,不怕他跳下去。
白墨存一邊轉一邊念叨,「到了麼,到了麼還有多久啊。」
他反反覆覆就是這幾句話,他要去哪裡?
趙叔看見柳依塵,見她擔心的站在不遠處,沒有著急去將人拉回,暗暗點頭,悄悄回去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