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大明国师百度百科 > 第80章 朱高煦 亡国俺也修黄河(第3页)

第80章 朱高煦 亡国俺也修黄河(第3页)

“为何?”

朱棣好奇问道。

“姜星火第一次设计的规则,里面藏了一层意思。”

夏原吉也不卖关子,径直说道:“那便是财政这个数值,其实还反向代表了中统钞的贬值程度。”

朱棣有些不解,他微微皱眉,指节叩击着檀木椅子的扶手出了一声声轻响。

“换言之,就是财政这个数值越低,中统钞就越不值钱。那么臣斗胆敢问陛下,亲手参与设计了中统钞制度的忽必烈,为什么要【换钞】?难道他不清楚换钞对朝廷信誉的危害吗?”

朱棣设身处地的想了想,答道:“应该是清楚的吧,这种一代雄主,年老了也不会湖涂成这样。”

夏原吉的逻辑越理越顺:“所以,忽必烈【换钞】,其实不完全是因为财政收入不足而换的,而是因为,中统钞本身就贬值的没有信誉了!”

“那么中统钞为什么会贬值,自然是因为忽必烈;忽必烈为什么,自然是因为财政缺钱!”

“也就是说,姜星火在财政平衡上的设计,其实没有漏洞!”

说到这里,朱棣也明白了过来。

其实说白了,就是姜星火给元朝初年显性的“财政盈余”

,和隐性的“中统钞”

贬值,做了平衡。

把“中统钞贬值”

这个没有直接体现的数值,以“强制财政平衡”

的方式加了进去,体现了元朝初年真实的财政情况。

——那就是只能勉强维持财政平衡,一遇到用兵或天灾内乱,便是不断地花钱如流水产生负债。

否则,忽必烈为什么把中统钞印到至元二十四年就印不下去,以至于启动【换钞】了?

墙内。

“重置后财政为8o,国运为5o,继续?”

“继续!俺不服!”

朱高煦狠狠挥了挥拳头。

“至元二十五年,贺州、盾州、泉州、处州、柳州、潮州等地爆多次大小规模不一的起义,调兵往返镇压总共需要1o点财政,不镇压损失1o点国运,是否镇压?”

李景隆和朱高煦悄声商议了一下,最后一致决定,不镇压。

宁可掉国运也不镇压了,姜先生坏得很,总是蛊惑他们花钱保平安。

这次只要老老实实攒钱,有了每年5点的财政盈余,总归是能延续下去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