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望向朱允熞,道:“四皇孙殿下,却不知这奏章中的内容,是何人所想?”
尽管朱允熞之前说过是自己写的奏章,但看了里面的内容之后,赵勉可不相信这个说法了。
在他看来,必定是请教了府上的某位先生,才能写出这样的奏章。
这也正常。
毕竟是皇帝陛下亲自布置的功课,回府请教先生,无可厚非。
不过,赵勉搜尽脑汁,也想不出朝中还有哪位大臣,能想得出这般法子。
除非不是大臣,而是某个还没有功名的教书先生……
从来隐士高人,喜欢潜藏民间,未必尽在朝中。
况且朱标是太子,他的府上,延请了一些高人,也不足为奇。
虽然朱标已死,但府上的人才却不一定散去了。
只是此人既有如此大才,就不能让他一直呆在皇孙的府上,埋没了人才。
赵勉很快想到这一节,杨靖也想到了。
“此等人才,一定不能让他埋没,当请他为朝廷效力。”
杨靖笑道:“四皇孙,不知这写奏章之人,可有功名在身?若是没有,微臣想向陛下保举,请其去刑部历练一番,假以时日,朝中又会多一位栋梁之才。”
“去刑部做什么?”
赵勉忙道:“陛下,此等是理账的高手,当然是要来我户部,为国理财。”
杨靖吹胡子瞪眼:“赵大人,这可是我先说的。”
赵勉冷哼了一声:“杨大人,国家大事,可不兴先来后到。此人一定得去户部。”
两人争锋相对,竟当堂吵了起来。
“好了!”
朱元璋看了两人一眼,开口道:“你们两个尚书,御前争吵,成何体统?”
两人连忙请罪,不敢再多言。
朱元璋的目光望向朱允熞,笑道:“熞儿,这奏章是何人所写呢?”
不是老朱不相信他,而是复式记账法这种东西,颇为复杂,委实不像是七岁小孩能想得出来的。
“你只管直言,皇爷爷不怪你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