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臨琛在上面坐著的時候,就看著宋大人一手拿筆一手拿著小本子,站得八風不動,持筆的手快到能拖出殘影,就差把本子搓出火來。
他有些好奇他到底裝了多少小本子,寫了什麼。
宋達康跟著到皇帝到偏殿,倒也沉穩。
安臨琛:「今日的朝堂記錄,給朕看看。」
宋達康變戲法似的,從左邊袖子裡掏出兩個厚厚的奏摺呈了上來。
接著,他從右邊袖子裡又掏出了個空本子,拿上筆沾了沾本子上固定的小硯台,站到邊上了。
顯然是隨時準備著。
通常來說,皇帝休閒、不辦公的時間裡,身邊也是會有記錄官的,即經筵日講官,專職編修帝王起居注。
這位會記錄皇帝每天吃了什麼、在哪裡做了什麼、什麼時辰去了哪個宮殿等等,多由翰林院的官員兼任。
但現在朝廷沒什麼翰林員不說,這種記錄員哪個敢催到皇帝面前來。
畢竟很少有皇帝會喜歡這個職位。
種種緣由疊加下,安臨琛是第一次自己翻起居舍人的記錄。
乍一看去,密密麻麻的小字,擠擠挨挨布滿了兩本厚奏摺本子,邊邊角角都沒有被放過。
安臨琛第一次見如此密集無條理的奏摺。
平時朝臣上奏摺,條例清晰是基本的,即使是長篇文章,也是被內閣理順過的;所以直面這種沒被整理過的蠅頭小楷時,他直接眼暈了。
安臨琛:「……我靠!」
發出沒見識的聲音。
一個人真的可以兩小時寫出這麼多的東西嗎?
人肉打字機啊這是。
安臨琛腦袋沒轉過彎來,一句現代式感慨從嘴邊爆了出來。
邊上的起居舍人手又動了起來,寫到最後頓了頓。
他本想寫兩個同音字糊弄過去,卻見帝王的目光看了過來,直直地盯著他手裡的摺子。
怕被發現,宋達康只得頓住筆,硬著頭皮看向帝王:「陛下,這『我靠』何意?是哪兩字?臣音譯了?」
這一聲問話,讓安臨琛回過神來,凝神看了眼,上面寫著:太和元年,二次朝會辯法完,帝查看當日朝會記錄,曰:『我靠』。
安臨琛:「……」
你這不挺准。
第12章
一條條政令隨著快馬傳遍整個大錦,士農階層皆躁動起來。
尤其讀書人,朝建立後,第一條全國性政策是面向他們的,說不舒服那是假的。
一時間,稍有想法的文人皆行動起來;有想要乾脆不考了直接從九品小官開始博前程的;也有更多想要更上一層樓,開始緊鑼密鼓準備科舉的;到處都是關於今朝次科舉即將舉行的聲音。
霎時間盛京成為眾多文人心之所向,全國上下一片欣欣向榮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