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安臨琛倒是誤會溫宏文了,畢竟皇帝登基是天大的事兒,祝賀歌頌的賀折自然得放到最前面。
從戚宣回話開始,溫宏文的頭就微微低了些,表情再也沒變過,甚至安穩給自己倒了茶水潤喉嚨。
戚宣萎靡的聲音拉回了安臨琛的注意力:「臣明白了。」
安臨琛有些不爽。
這種說話做事留三分、凡事都想先探底、先琢磨上位者想法的做法,辦起事情來會產生很多滯澀,出錯率大大增高。
他理解為人臣子的謹慎。但理解歸理解,不爽還是不爽的。
這所謂的帝王真是不值錢。
安臨琛不是鑽死胡同的人,直接換了個思路去做就是了。
民生當然重要。
但在他看來,一個初統一的國家,武力和律法更重要。亂世用重典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現在戰亂剛結束,人們渴望和平不假;但是同時對廝殺火拼、各處死人的狀況司空見慣,接受度非常之高。
律法用以告知民眾具體不可為的事情,武力保證律法政策能從上至下實施下去。
安臨琛其實對戚宣提出的幾個大方向都非常看好,也準備實行。
只是他現在掌握的武力還沒能夠降維打擊到敢反對的人通通閉嘴,所以暫且押後一點。
等他拳頭硬了,說什麼都是對的。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嘛。
安臨琛:「戚愛卿不必給自己過大壓力。理不辨不明,你的很多觀點都很不錯,再此基礎上再細化點吧。如今雖尊儒,但是治下律法更為重要,外儒內法不外如是。你可以考慮好好修繕適合如今朝廷的律法。《大錦律》需要你這樣敢於說真話的人才。」
安臨琛的一番話說得戚宣耳根紅了起來,眼睛亮堂堂。恨不得當堂表演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安臨琛捧著茶悠然的喝了一口。
封建王朝的制度,基本上都是在秦制的基礎上修修補補,外儒內法。
沒有哪個是最成功的,基本逃不過後世昏聵的定律。畢竟封建王朝,國運繫於帝王一人身,主要還是看這個國家的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