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舒这才抬头瞥了他一眼,语气有些不爽的道:“大师兄你是质疑我的判断吗?能在我这里过了,自然是经过考校的。”
第一次见识到人与人之间巨大差异的燕赤霞大受打击,捏着胡须茫然道:“这就是状元之才吗?可真是,恐怖如斯啊。”
他哪知道后世的应试教育是多么疯狂,这些书看着多,但对于经过古代和现代双重学习洗礼的苏离来说自然不在话下。
更别提苏离这辈子的记忆力好的惊人,可是能真正做到过目不忘的,这才达成了让燕赤霞震惊不已的度。
况且,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苏离其实并不讨厌读书,相反,他乐在其中。
这里的道家经典全的不可思议,其中有很多都是古籍和一些师门前辈的手抄,在其他地方根本看不到。
苏离原本就一直对修行相关的东西很好奇,而通过这些道家经典,他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快的对道家和修行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虽然还没真正入门,却也不想之前那样一窍不通了。
这也是苏离喜欢读书的原因,在他看来,这些薄薄的纸张并不是冰冷死板的,而是有温度有厚度,传承着前人经验的精华。
这些东西从岁月时光中以书籍的形式呈现在他眼前,就好像隔着时间长河触摸到了他们的人生,甚至能感受到他们对后辈的殷切期望,苏离很享受这种感觉。
想到苏离这段时日的手不释卷,同样爱书的清舒心中很是喜爱。
她眼神飘向燕赤霞,小声问道:“大师兄,小离上山已经一月有余了,师父有没有给你提过他的师承问题?”
修行门派中,师承是很重要的,只有确定了师承,才能真正开始修行。
清舒心中盘算,苏离是小师妹的弟子,小师妹又是师父的关门弟子,如果按照常理的辈分来说,小家伙的师父应该是她们这些师兄弟中的一个。
这些天过去,她天天看着苏离认真读书,那种近乎虔诚一般的态度和从心底出的喜悦感,甚至让她这个一向自诩为爱书的人都有些惭愧。
何况小孩不但态度认真,谦逊有礼,还悟性绝伦,经常出现让她眼前一亮的新奇想法。
清舒从没升起过收徒的念头,现在却是真的有些动心了。
燕赤霞看着一向不问世事的书痴师妹竟然问出了这个问题,忍不住调侃道:“今日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师妹你竟然也有惦记的人。”
清舒脸上顿时飞上一层薄红,恼羞成怒的轻啐了一口,瞪道:“你说不说!”
燕赤霞见她恼了,才不再逗她,笑眯眯的道:“这个问题其实不止是你,四师弟和八师弟也问过,我也旁敲侧击的和师父打探过,可他竟然一点口风也没漏。”
清舒心中一紧,想起师父那个不稳重的样子,这次竟然这么忍得住。
“师父他,不会真的想亲自收下小离吧……”
燕赤霞没接话,但心中也想过这个念头。
这一刻,二人的思维同步了,两人都觉得,虽然不太合常理,但自家师父本就不是什么死板的人,这事也做的出来。
想到这里,清舒不甘了看了正在专心读经的少年一眼,挺直的腰杆塌了下去,又恢复了懒懒散散的样子,眼睛放在了书上,不再理会燕赤霞。
对亲师妹这用过就扔的作风,燕赤霞也不生气,只是站在原地静静的又听了一会,就离开了。
另一边,岁寒山却不知道自家徒弟们的猜测,他正愁着呢。
原本,岁寒山想着苏离是燕赤霞一直带着的,二人虽然没有师徒名分,但已经有了些师徒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