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伏云脸色一黑,就要揍他。
周牧却起身逃跑了。
现在,漕帮、誉王、还有京城。都知道这二十条船的动向,但是他们谁都不在意。认为这件事必败。
夏子期站在船头,身后船帆招展,由于是顺水顺风,帆船开动的第二天,从汉水进入东海。这要比寻常的船只节省了一半以上的时间。
船只进入大海之后,便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野之中。但此时也没人在意了。甚至皇帝都想将济州附近的三万兵力调到其他地方。
然而,第七天下午,当船只出现在津河与东海的交界处。漕运上下便彻底翻了天。
两天后。
京城,户部尚书杜景、兵部尚书许有之、工部尚书陈子明、当朝宰相林质儒齐聚御书房。
此外,当朝太子,李琦也在场。
李洵一身龙袍,从屏风后缓步走出。
“都知道了吧?”
李洵坐在御案前开口问道。
四位朝廷重臣齐齐点头。
“那就说说吧。接下来怎么处置。”
户部尚书杜景,就是杜冰雁的父亲,沉吟片刻开口道:“河运改海运,走津河,江南五州的货物运到京城,节省了三成以上的运输时间。还有这种帆船节省下来的人力达到七成。”
天子皱眉道:“节省这么多?”
许有之也开口道:“是,从这二十条运粮船装货启程到现在,仅仅八天时间已经在津河中游到了沧州西了,再有两天时间便会抵达京城。“
“陈尚书,你们工部有什么看法?”
皇帝开口问道。
陈子明:“臣也觉得不可思议,还没见到实物,臣不敢妄言。不过工部已经安排了人,就等在京河码头。”
皇帝点了点头,工部有工部的职责,这种“奇技淫巧”
的出现,他们自然是要研究一番的。
“林相,你怎么看?”
年逾六旬,却并不显老态的当朝宰相开口道:“回陛下,漕运上的事,三位尚书都清楚,臣也不必再赘述。只是有一点臣心里有些担忧。”
皇帝:“说。”
“公主殿下的婚事。”
当朝宰相的话,让御书房的几人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