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跟周先生见过数面,算不上数。不过跟他师兄王真人却是熟得很。”
“哈?王老吉?怎么没听你说过?”
王重阳,名王喆,号重阳。宋少爷沿用了后世喊惯了昵称,这一张嘴,可就惹了祸。
“逆子。”
宋远桥气的直接亮出戒尺。吓得宋少爷赶紧躲到三爷身后,“三爷,他打我!”
“王老吉?不恰当,叫个王双吉更妥帖些,哈哈哈。”
三爷笑笑伸手拦住宋远桥,“无妨,无妨。当年老道入道门,说起来还是他引荐的,叫他一声师兄当无不可。”
“啥?三爷,你叫他师兄,他那不是比你还大?”
“嗯?不错,若论年岁,他确是长我一岁。”
“不是吧,那他去华山论剑的时候,岂不是已经七十多岁?”
宋少爷震了个惊?二十三年前华山论剑,王老吉就已经七十多快八十了?洪七公才多大?黄老邪才多大?宋少爷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二十郎当岁的黄药师,洪七公,欧阳锋,和七十多的王老吉比了七天七夜才分胜负的华山论剑场面,“那当年的段皇爷呢?”
“这老道就不知道,二十多年前华山论剑之时,老道又没去。不过想来岁数也不大。”
我的天,王老吉你行不行啊,这是个有内力有神功的世界啊。比武较量之中,年老体衰这回事影响极小,大部分情况是年纪越大,内力越精深,高手都是老人家。结果您这七十多岁高龄,去吊打几个二十来岁的小盆友,还比了七天七夜,真“重阳一生,不弱于人”
,重阳一生,不弱于人啊。(王重阳和张三丰年纪相仿固然是本文设置的,但是根据老顽童的年纪推论,老顽童比黄老邪他们都大,只比一灯大师年纪小。基本可以推定,黄老邪他们是二十几岁参加的第一次华山论剑,老顽童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一灯大师四十到五十。此时王重阳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又因为王重阳是死于寿终正寝,修道高人通常都很长寿,看看王重阳的徒弟们可知,马钰,丘处机都活到七十岁开外,很长寿。故而原着中王重阳华山论剑时差不多就是六七十岁,本文作者并非恶意黑王重阳,只是严格遵循原着设定而已。)
“不是,华山论剑啊,您怎么不去的?这里头还有啥故事不成?”
“要说起华山论剑啊,用你的话说,叫什么来着,没有故事,只有事故!”
张三丰说到这里不由得脸上一囧,又立刻是释然了,甚至开始自嘲起来。
“咋回事,您讲讲?”
宋少爷的好奇心一下起来了。这个世界和记忆中的世界说到底还是不大一样,毕竟是群侠传啊。本来《九阴真经》和张三丰打死也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现在到真不好说曾经生了什么?
“唉,陈年旧事了。”
张三爷伸手掐算,“差不多,是二十多年前吧。王真人,曾跟老道提过一次。”
“王老吉来找过您?”
“哈哈,这个王真人啊!”
张三爷捋了捋胡子,“大约二十多年前,有一日他来找贫道喝茶。言谈之中,就提起了江湖众人因为《九阴真经》惹出了许多恩怨仇杀,他想要办一场公平比武决定这部经书的归属,也算是造福武林。那时正巧华山派剑气之争大战刚刚结束,正是人丁凋零之际,不少人都以为华山派就算是灭派了。王真人早年受过华山派前辈的恩,于是为了照拂华山派后人,他就把这场比武定在了华山,取名叫做华山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