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挡不住姚德业这样的大男主,处处牺牲自己,想着给人行方便,等他真正为自己想个什么事情,还真就有人记着他的好。
听说他分家了,在找黄泥砖坯,便有人主动找到姚德业,说家里有晒好的,先给他用……
就这样,昨天问了一圈,今天就有人主动找上门来送温暖了!
这还不是主角光环?
姚倩她们先回了家,拿了竹篮和筐子就出了门。
西边姚老太太看着几姐妹,一上午就这么甩着手在外面闲逛,就气不打一处来,开始指桑骂槐……
可姚倩她们装作没听见,是啊,一上午能织大半截鱼网了,换成工分可是不老少,可怎么办呢,现在他们大房分家出来了呀!
姐妹几个装作没听见,反正老太太又没点名骂人,指桑骂槐嘛,那就当是骂别人的好了,没必要主动上前认领!
此时巧逢退大潮,海边沙滩上不少半大孩子,在捡拾东西。
她们没往人多的地方去,只往林子那边走,反正有林子挡着,别人也看不到。
等她们看到渔网上的收获,不知道该怎么动手了!
这小点的鱼倒还好,可这一看就有几斤重的深海鱼,可怎么搞?
说起来,原本一大早就要来收一次渔网,可那时候胥志良上门,一时间耽误了。
可谁知,网上网住的小鱼,变成了鱼饵,引来了大鱼,大鱼来吃小鱼,还把自己给搭上了!
于是这几米长的小渔网上,就网住了好几条几斤重的大鱼,就凭她们几姐妹,那肯定是搞不定的。
渔网底下,虾蟹也不少。
姚萍主意大:“这样吧,咱们捡点小东西,先回去,等妈回来,让她来收拾吧。妈的力气大。”
这天中午吃过饭,姚家大房每个人都很忙,孩子们忙着在林子里偷偷捡东西。这些被渔网困住的鱼,可得小心一条条摘出来,力气还不能粗暴,不然细细的尼龙线,有可能被扯断。
家里面,姚德业拉了几趟黄泥胚砖,正在垒墙头。
虽然分家了,可兄弟五个也没红脸,看到大哥干活,当然也要忙里偷闲,过来伸把手帮忙。
老太太一看大儿子垒院墙,又生气了,大儿子这是彻底要跟老宅这边切割了:“老大,你个没良心的,这刚分家,你就巴不得离娘老子远远的,垒墙头连个招呼都不打?啊,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娘?”
姚德业有些犯难,可一想到媳妇孩子们对他的态度,不敢犹豫,连忙解释;“娘,我们马上要出院门,虽说院墙垒不垒都一样,这不是正好有现成的泥胚砖嘛。”
老三跟老二不一样,他一直更亲近大哥,毕竟老娘偏心也没偏到他身上,便在旁边劝:“娘,大哥说的也对。反正分家都已经分了,您说这些,反而让邻居看笑话。”
姚老太太一个人,胳膊拗不过大腿,她原想着,就算分家了,还在一个院里住着,别人要是说什么难听的,她也有话说,可这连院墙都垒起来了,这是彻底生分了!
苏怀兰不知道家里生的事,渔网上摘下来的大鱼和别的鲜货,装了慢慢两个鱼篓,她力气大,用一根扁担挑着,就沿着海边小路,去了公社水产收购站。
苏怀兰换完钱票,又顺便去了趟邮局,想看看有没有大哥的电报或者信件。
倒是没有大哥的信件,苏怀兰松了一口气,这样看来,家里收拾好,就可以去县城买票了。
苏怀兰特意换了一斤肉票,又去副食品店,买了一斤猪肉带回家。
她出门的时候就看到了,老三和老五过去帮忙垒墙了,不管怎么说,小叔子出了力,那自家也不能小气了,也得做点荤菜招待一番,就算不招待,这一斤肉给了老宅那边,正好堵住老太太的嘴。
话说,这一天姚家院子里,又满是和气,虽然大房特意将院墙垒了起来,跟老宅这边彻底分割清楚了,可苏怀兰专门买回来一块肉,搭配着些别的稀罕东西,一起在老宅这边做饭吃饭。
老大分家出来,可垒院墙的活,底下四个兄弟都伸手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