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茹和一屋子的管事娘子们听了这话都是一愣,继而又是一阵狂喜。白雪茹急忙吩咐道:“玉梅,快带人去花园里找了良哥儿到前面去,长远你记得给报喜的封个大红包,顺便再使人去问一问彦哥儿的情况!”
玉梅和长远急忙答应了各自去办差,屋子里其他的人赶紧开始向白雪茹道喜。一会儿玉梅带着慧姐儿笑吟吟的回了上房,彦哥儿哥三个则去了大门口。
没多久,大门口那边便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足足响了有一盏茶的功夫才停歇。
下半晌,韩祯贤再次使了人送了信来,说是彦哥儿得了二甲第十六名。白雪茹闻言心中大定,对玉梅笑道:“咱们家这可是双喜临门,打赏,阖府上下每个人都有份!”
玉梅讨巧道:“这都是您和老爷教导得好,奴婢们这才可以沾了少爷们的光!”
白雪茹扭头对芳姨娘道:“这下子你可以放心了吧!”
芳姨娘含泪下拜道:“婢妾替三少爷多谢夫人了!”
白雪茹笑呵呵的欣慰的道:“这些都是彦哥儿和良哥儿自己争气呀,要不然我说再多也是无用!”
家下人等连忙随声附和了。
翌日,皇宫内由銮仪卫在大殿前设了法驾,在檐下又设了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礼部和鸿胪寺在大殿内东楹和丹陛之上正中设黄案,丹陛之下设云盘,在午门外设彩亭御仗鼓乐。王公大臣文武百官们各着朝服在丹陛之下左右序立,新科进士身着朝服,头戴三枝九叶顶冠,按名次奇偶序立东西丹墀之末。典礼时到,礼部堂官奏请皇帝礼服乘舆,引入大殿升座。此时,中和韶乐奏隆平乐章;阶下鸣鞭三响。
鸣鞭毕,丹陛大乐奏庆平乐章,读卷大臣等官员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大学士进殿从东楹的黄案上取出黄榜,授给礼部尚书,陈于丹陛正中的黄案之上。这时候,丹陛大乐又起奏,鸿胪寺官员引新进士就位,宣读制诰:“太平七年四月二十一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随后,传胪官开始唱名,唱到名字的一甲和二甲进士便出班跪在御道边上,良哥儿老老实实的跪在御道左侧,听着传胪官慢条斯理的念着同门的名字,没一会儿他就听到自己哥哥的名字。
唱名完毕,鼓乐大作,大学士至三品以上各官及新进士均行三跪九叩礼,中和韶乐奏显平乐章。典礼完毕,皇帝乘舆回宫。礼部尚书则用云盘装了黄榜放在彩亭之中,随后在礼乐仪仗下出了宫门到了东长安门外,在京城长安街张榜三日。
新进士们被指引着左边的从昭德门出来,右边的从贞度门出来,只有一甲三人随榜亭由午门正中出来。由于丹陛中石只有皇帝才可以走,所以午门的中路除非皇帝出行从不开启,殿试传胪后准许文武一甲进士由此门出,这是连亲王宰相也不能享有的待遇,良哥儿此刻内心油然而生自豪之感。
新科状元和榜眼、探花依照旧例夸官三日,一时间京城里长安大街上人山人海,到处都挤满了看他们的人。
白雪茹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家里人来人往送恭贺礼的不断,而且很多故交新知也不断的将适婚的小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带来她面前走动,个个都想着新科榜眼还未婚配。
大宴宾客之后,彦哥儿和父亲详谈了一次,他将自己的打算和想法一股脑的全盘告诉了父亲,再三的表示自己愿意去地方上历练历练。
韩祯贤闻言心里很宽慰,他很庆幸自己的孩子都没有养成大多数勋贵人家那样的废材,于是道:“你能有自己的打算为父的很高兴,我自当祝你一臂之力完成你的心愿。只是既然要到地方上去历练干脆就从县令做起吧,那我们就不要选太富庶的县份,这些地方通常盯着的人都会比较多,要想做出些成绩会很难;也不能选中等的县份去,那些地方也是不容易出彩的;最好是去一些相对艰苦的县份去,这些地方一来大家都怕去可以好好的历练你,二来你也容易稍作努力就出成绩,到时候为父的在稍稍帮你一把,那么升迁也就不是难事。”
彦哥儿敬佩的道:“多谢父亲指点,我听父亲的就是了!”
韩祯贤道:“这几日你在家可以好好地和你的同年们走动走动,其余的事情就交给为父的好了,我到时候会挑选一个精明能干的师爷陪你一同前往的,你不必过于担心自己不懂政务。”
彦哥儿道:“儿子知道了。”
随后父子两又推心置腹的交谈了好一会儿才各自去安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