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泽思索着问道:
“这主要得看你祖父的态度吧?”
秦月霞笑道:
“祖父他,戎马一生,什么事都相信一双拳头。家中的争斗只要不触碰他的底线,不杀亲人这点,祖父向来不管。
这也是秦家能在京都立足的原因之一,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保持秦家的辉煌。”
许泽点头,他非常认可这句话,想要一个家族繁荣昌盛,就需要点铁血手段。
秦家让小辈都是铁血,不让杀害亲人这条底线便是亲情了。
许泽思量片刻,说道:
“你们想重回京都,也准备了许久,最大的阻碍,是二房,甚至其他几房?”
秦月霞点头:
“谁都不想自己的权利被别人分走,倘若我们回去,就会生他们不想见的事,自然不愿我们回京都。”
许泽好奇道:
“这与贫道当不当秦府女婿关系不大吧?一两诗词,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秦月霞认真的说道:
“诗词文章的作用比妹夫想象中的要大,当然,只凭借这点很难起到关键作用,但倘若妹夫能成为一个名气不小的儒修,就不一样了。”
许泽还是好奇:
“儒修也不见得多稀罕,京都那等地方,应该很多。”
秦月霞笑道:
“但秦家不多,妹夫不知,我那祖父对此有多看重。”
“你们传武之家,理应属于兵家才对。”
秦月霞道:
“所谓抱团取暖,这天底下各种分派,其实道理都是这样。
很多年前,天下还没正邪之分,后来三家势大,便成了这样。说到底,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没有战乱的年代,没人能比的上儒家的权势,秦家想要昌盛永久,只靠武不够,还需儒。”
许泽笑着点头,的确是这样,要说上阵杀敌,兵家是厉害,可要说勾心斗角,还得看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