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杨嗤之以鼻,乾泰集团管理部经理鲁广志,那是张景和脚边的一条狗,还不及李富强和朱岚有骨气!大伙儿为之哗然,原来杨一挺真是集团安插在上关区的奸细,关键时刻挑动群众,该死,真该死!痛骂斥责之余,众人下意识达成了共识,凡是敌人挑唆的,就是他们必须反对的,凡是敌人反对的,就是他们必须支持的!就这样,无需司马杨再做思想工作,杨一挺把大伙儿的思想工作都做通了,不就是换个地方从头再来嘛,司马杨都亲口许诺了,“原则上待遇保持不变”
……
格外应景的是,“汽修基地”
的广播忽然响起,放了一慷慨激昂的“战歌”
,一个浑厚的男生唱道:“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一场风波消散于无形,“下岗”
的汽修工顺利完成了分流,“服从命令听指挥”
,大部分去了滨海市的车队,继续干老本行,少数通过夏一斛的考核进了科学院,脱下手套拿起笔,成为第一批研究员,极个别人不愿再吃苦,该吃“信用社”
存款的利息,摆烂躺平,提前过退休生活。百人百态,无须强求,短短几天内司马杨就“蹚平”
了所有事,顺利过关,事后反思,一半是他演戏演得好,一半是杨一挺助攻得好。
待到尘埃落定,克隆体全面进驻“汽修基地”
,司马杨完成最后的交接,一身轻松,领着杨一挺去见周吉,汇报工作,接受新的任务。他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周吉不禁哑然失笑,司马杨“大老粗”
的形象深入人心,偶尔耍一次心眼,效果出奇地好,按照他的说法,杨一挺从头到脚都是他的人,关键时刻跳出来演一场戏,虽然剧本粗糙了些,演技浮夸了些,总算没人看出破绽,圆满完成了任务。
周吉勉励了杨一挺几句,稍加思索,让他继续跟着司马杨做事,如果事实证明的确是可造之材,日后“泗水安保”
不会少了他的一席之地。司马杨知道这是周吉给自己面子,裂开嘴十分开心,脸上也觉得光彩,待杨一挺走后,他凑上前给周吉倒水,主动请缨,拍着胸脯表示“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一定为领导分忧解难。
周吉觉得克隆体接管“汽修基地”
的事,时间紧,任务重,司马杨拍脑袋演了场戏,连蒙带骗,居然干得很不错。既然如此,一客不烦二主,他这个“上关区工业基地总监”
大有可为,接下来还有火电厂、自来水厂、炼油厂、炼钢厂、化工厂、铸锻厂、加工厂……该下岗的下岗,该接管的接管,该移交的移交,总之整个上关区工业基地都交给克隆体,除了留下少数技术骨干,剩下的职工一律迁往滨海市,交给岳之澜和夏一斛妥善安顿。
“人类文明保存计划”
是个大箩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夏一斛那边什么都缺,来者不拒,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