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小说>红楼襄王红袖 > 第801章 王培安的质问(第2页)

第801章 王培安的质问(第2页)

后宫的恩宠,对她来说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转眼间,又是几天时间过去,距二月初九的会试只有两天,所有主副考官均已确定,且三场之题目也最终确定。

其中朱景洪最看重的策问,题目乃是由他本人钦定,内容是如何看待当下朝廷清丈。

这一次的科考,对朱景洪来说意义非凡,他必须要从其中选出典型,为乾盛一朝开个好头。

正月初八,朱景洪来到了上林苑,这里有一支混编军队,等候着他来检阅。

这支军队共有五千人,乃是从侍卫亲军和京营选拔而来,专门做会试时的“号军”

,即每个考试隔间的监考员。

如今做了皇帝,朱景洪每日要么案牍劳形,要么是接见官员大臣,和军队直接接触的机会其实不多。

虽然他对军队的掌控力强,但他还是觉得时不时见见,可以巩固自己的威望。

作为站在权力顶峰的人,此刻他已不可避免患上了,害怕失去权力的这种病。

接见军队,少不了是阅兵训话,一番操作下来之后,士兵们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心中誓一定要按照皇帝嘱托,当好这次考试的监考员。

而朱景洪在训话之后,则是与一众将领返回皇宫,在弘德殿举行了闭门会议。

参与会议的将领级别都高,除了五军都督府的大佬们,还有在京的侍卫亲军诸卫指挥使、京营各营总兵、副总兵及各卫指挥使,这些人都是军队中的实权派。

而这次议事的内容很简单,主要是从军事角度分析,当前大明四方安全局势,并按照需求进行应对布防。

议事足足进行了一个时辰,最终得出了三个方面的结论。

其一南洋海上要关注,防备西夷再度来犯;其二是西南方向依旧不稳,一旦生乱要及时介入;其三是东北面的朝鲜日本,还是不断有贼人造逆需重点防备。

总的来说,当前大明周边局势还算平稳,只是一些重点地方需要关注。

议事结束后,朱景洪又下令在武英殿赐宴,要与一众将领同乐。

转眼又是两天时间过去,乾盛年代的第一次科考开始了,冯渊这位数次落榜中年举子,再一次踏进了考场之中。

会试第一场在二月初九,然后在十二日、十五日测第二第三场。

前后一共七天,对朱景洪来说一晃就过,但对举子们来说则难熬得很。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当前会试举行之时,京城内的话题大多跟考试有关,学子们一出考场就在交流,即便回住处也会找同住之人聊聊。

冯渊也不免俗,只不过他跟别人比起来,多少要从容那么一些。

这次科考他选择了剑走偏锋,直白且激进的表达了对朝廷新政的支持,同时从庶民和朝廷大计两个方面,论述了朝廷推行新政的种种好处。

答完最后一场考试后,冯渊便回到了住处等消息,他已经做好了落榜的准备。

举子们考试完解脱了,但那些主副考官们可得忙了,将近四千五百多人的答题,要看完绝对是很费力的一件事。

先誊抄弥封完成,就花费了四天时间,这一步那些文字不过关,以及不注意避讳的答卷,直接在这里就被淘汰掉了。

每次科考,都少不了犯低级错误的人,说来也是奇也怪哉之事。

试卷誊抄完毕后便是分送,即送到阅卷官手里进行审阅,这一步是在主考官、同考官监督下抽签分配,所以阅卷官员也不知道自己改的是哪位考生的卷子。

阅卷人员将初阅后中意的卷子,推荐给同考官,这类试卷叫“荐卷”

同考官即副主考,会在他中意的试卷上批一个“取”

字,批了“取”

字的卷子再送给主考官,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则会在试卷上批一个“中”

字。

而一些责任心强的考官,则会抽查未考中的“落卷”

,主考官也有权力调阅副主考官未“取”

的荐卷进行复核。

比如此番主考官之一,都御史王培安,他就比旁人忙得多,专门找各处“落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