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西夏风云 > 第042章 宋夏大战贺兰原(第1页)

第042章 宋夏大战贺兰原(第1页)

“禀陛下,臣智杀静边寨守将白玉与李贵,二人级在殿外。”

颇青豹跪在大殿上。

李秉常很高兴,“爱卿辛苦了,平身。”

“谢陛下。”

颇青豹磕了三个头,站起身,退在武将班位。

李秉常对群臣下旨:“我西夏连年遭受战火,将士多有牺牲。将军以少胜多,智杀宋将,为仁多凌丁、叶悖麻、咩讹埋等将士报了仇,方解朕心头之恨。就用宋将的级,来祭奠战亡的将士。”

群臣出班,齐声回禀:“遵旨。”

颇青豹杀了宋将,总算是出了一口气。李秉常的心情得到些许安慰。但西夏连年南征西战,兵连祸结,内忧外患,这是西夏的国情,是李秉常愁肠百结的现实,而他又无法改变。他是皇上,是一国之君,他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不想打仗,想让国民安居乐业。他也打不起仗了,可宋朝却无端出兵进攻,侵占疆土和堡寨,西夏失去大片土地,都是西夏可耕种的上等土地。还有吐蕃,动不动就趁西夏与宋朝打仗之际,出兵侵扰,杀军民,抢牲畜,劫掠财物。若不以战对战,不出兵反击,西夏将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战争就要死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大宋朝不怕死人,他们有都是人,西夏不行,真的是死不起了。

李秉常时常想起这些,让他寝食难安。

这时,皇太后宫中侍臣急急忙忙地进殿来,“禀皇上,皇太后请皇上。”

李秉常站起身,跟随侍臣来到梁太后宫中。

“儿臣叩见母后,给母后请安。”

李秉常跪在梁太后跟前。

梁太后微笑着,“皇上请起,赐座。”

“谢母后。”

李秉常站起身,坐在梁太后身旁。

梁太后对李秉常道:“本宫听说颇青豹将军智杀宋将,得胜回来了。”

李秉常回道:“禀母后,颇青豹以少胜多,智杀宋将。我夏国不缺勇猛善战的将军,但这样智勇双全的将军不多。”

“是呀,我国缺少智勇双全的将军。”

梁太后看看李秉常,又道:“我夏国连年征战,民疲国困,不宜再战了。”

“是母后,儿臣也十分清楚我国的困境,宜化干戈为玉帛,休养生息。”

“当前之计,应与宋朝修好,现在是十一月了,转过年来就是正旦了,可借贺正旦的机会向宋朝示好。”

李秉常站起身,对梁太后深施一礼:“儿臣遵旨。”

于是,李秉常派遣使臣,到熙河路进贡,又遣使臣进京贺正旦。

宋元丰八年、夏大安十一年(公元1o85年)二月,西夏国相梁乙埋死了。

李秉常心中高兴。自母亲皇太后垂帘听政,就与舅父联手,掌握西夏大权,自己只是个傀儡皇帝,好不容易亲政了,却说了不算,还被监禁,夺去了名义上的权力。现在,这个搭档解体了,李秉常岂能不高兴。

然而,李秉常只高兴了一半:梁乙埋的儿子梁乞逋当上了国相!

原来,李谅祚立梁氏为皇后时,曾许诺梁乙埋世袭。其实,李谅祚许诺世袭之位,是梁乙埋为李家的家相世袭,而非为国相世袭。梁乞逋利用大臣们不明真相,在朝堂之上,假借遗诏宣布为国相。其姑母梁太后当然不能反对,睁眼闭眼予以默认。于是,梁乞逋自立为国相,独秉国政。

这不啻晴天霹雳,将李秉常的展翅高飞的雄心壮志,震得粉碎。

宋元丰八年(公元1o85年)三月,宋神宗驾崩。

一月,宋神宗有病了,分遣群臣祷告于天地、宗庙、社稷。二月,宋神宗病情加重,迁居福宁殿。三省(注)、枢密院等官员入见,请立皇太子及请皇太后权同听政,宋神宗同意。

三月,立延安郡王赵傭为太子,赐名煦,皇太后同掌军国事。大赦天下。立太子没几天,宋神宗崩于福宁殿,年三十八。

皇太子赵煦即皇帝位,是为宋哲宗。生于熙宁九年十二月七日,即位时年九岁。尊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为太皇太后,尊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为皇太后,尊母钦成朱皇后为皇太妃。

宣仁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命隐居洛阳的司马光和吕公著为宰相,启用老相文彦博。

朝廷遂以宋哲宗的名义,布诏书:

先皇帝临御十有九年,建立政事以泽天下,而有司奉行失当,几于

烦扰,或苟且文具,不能布宣实惠。其申谕中外,协心奉令,以称先帝

惠安元元之意。

于是,宋朝遣使向各国告哀,也遣使西夏,赐以宋神宗的遗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