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知否知否明兰弟弟 > 第二百四十二章 我这一生如履薄冰(第1页)

第二百四十二章 我这一生如履薄冰(第1页)

除了顾廷烨与少数几名将领,其余人都是常年驻守在延边,与西夏爆发冲突也绝非一次两次了。

按理说,杨怀仁未曾与西夏军或是辽军交过手,那些边将为何能服他?

原因很简单,他乃是卫渊亲自点的将。

别人不服杨怀仁,难道还不服卫渊吗?

谁不知卫渊阵斩五将,死守雁门,威震辽夏的事迹?

就连辽夏两国的将领,此刻都将卫渊视为心腹大患。

他举荐的将领,没有一个人敢小觑。

最终,杨怀仁给的法子也很简单,那就是火烧割踏寨,并且绕道韦州,攻打康乐城。

康乐城战略地位虽然不如割踏寨,但是却如咽喉,进可攻退可守,若拿下此城,将如钉下一颗钉子,使西夏坐卧难安。

并且,康乐城的守备力量远远不如割踏寨。

当割踏寨四周山脉燃起熊熊大火时,此寨守将都以为周军要来攻打了。

可是,除了不断蔓延的山火,却不见周军一名士卒前来攻寨。

割踏寨建于山坳之间,乃是扼守山道的险要之地,四周大火难以对寨子造成影响。

可山脉周围,还有数不尽的草原与牧羊场。

这大火一燃,附近西夏百姓就要遭殃了。

当火势难以扼制时,杨怀仁又命大周将士射火箭于寨子内。

顷刻间,遥遥看去,连带着割踏寨,犹如一条火龙横卧于山岗。

这一刻,火攻才算是奏效。

待寨子里的西夏将士自顾不暇时,杨怀仁已经带着军队继续东进。

诚然,此时攻寨,事半功倍,可寨子已经被一场大火给毁了。

杨怀仁没有时间攻下此寨后重新构筑防御工事。

率领大军前往康乐城时,顾廷烨忍不住忧虑的说道:

“这场大火,受损更多的还是西夏百姓,他们也是我天朝子民,将军这样做,会不会在今后落人口实?”

杨怀仁道:“当年范文正公经略延边攻打西夏时,对西夏百姓也是秋毫不犯,可那又如何?”

“卫帅曾说过,我们在外征战,一直自诩为王者之师,所到之地,对百姓爱戴有加,这并没错,错的是,这会让我等行军束手束脚。”

“若是等着西夏与辽国有朝一日南下,只怕我大周子民会死伤更多。”

当年太宗皇帝北伐,确实拿回不少的故土旧地,对当地百姓也是展现出仁慈,不仅秋毫不犯,甚至还减免税赋。

但那场战争,他败了,整个大周都败了。

开国精锐之师损失殆尽,数十年里,大周都未抬起头来。

倘若太宗不在乎所谓的王者之师的名头,不在乎某些地域的百姓,一路北伐,烧杀抢掠,还需担心粮草问题吗?

但如果不这样做,损失可能会更大,毕竟是失了民心。

那民心,何尝被太宗皇帝真正掌握过?

只要是战争,就没有不伤平民的事情发生,谁也无法避免,辽国不在乎这个,他们每攻下一座城,都会烧杀抢掠,所以他们能做到来无影去无踪,让大周军队永远处于被动。

所以,卫渊教导各级将领用兵时,就曾明确说过一点,只要打赢了,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可以,前提是赢。

今日杨怀仁如不放火烧山,割踏寨的战略意义就还在,他们来这么一趟,很难对西夏造成压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