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叶辰小说>宋老板斗地主直播间 > 纠结1(第1页)

纠结1(第1页)

纠结

在经过几个月的化疗和放疗的折腾之后,好心的大夫说:“回家养着吧。”

奄奄一息的老王又被送回了家里。医院不给治了,在床上又耗了一个来月,王晓东最终还是走了,因为得的是绝症—胰腺癌癌,谁也治不了,就是去美国,找世界上最好的大夫,也是无力回天了,这是阎王爷来叫他了。老王走的时候已经是骨瘦如柴,让人惨不忍睹。

老王年轻的时候很幸运,上初二那年,多数人都下乡插队,而他却穿上了新军装,胸前戴着大红花,入伍了,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要知道,五十多年前能当上兵,那是叫多少人羡慕的事儿啊。

小王的运气好,参军的兵种是炮兵里的汽车连,入伍后经过三个月的新兵集训,学习汽车驾驶去了。几个月后,学习顺利结束,归队了,成了一名汽车兵。小王的身体素质好,入伍后又被空军部队选上了伞兵,当了伞兵伙食也好了,和汽车兵大不一样,每天要喝半斤牛奶,对肉类的摄入量也有要求,所以,几个月后家里收到他的照片时,感觉他壮的像头牛。

小王有个小郭小林,在他当兵临走的时候,小林送给他一只笛子,闲暇之余,他就拿出来吹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我是一个兵》,后被战士们反映到师部,师长听说小王是城市兵,又会吹笛子,有文艺细胞,团里或师里每逢有大型活动,都要“拉歌儿”

,这是小王大显身手的时候,时间不长,就被调到师部宣传队,可是几个月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宣传队解散了,小王又回到了汽车连。

新兵入伍后的第一年,每个月的津贴是六块钱,第二年是七块,第三年是八块。小王因为家境贫寒,没有花零钱的习惯,生活异常简朴,看不出是城市兵的样子,每个月花的钱就是买牙膏,牙膏买的也是最便宜的。一般的义务兵是三年,五年就是老兵了,可是他当了八年的兵,在部队的大熔炉里入了党,立过三等功,还当上了班长。

因为服兵役八年,复原后是三级工,比一般年轻人的工资高一级。总之,从部队复原回来的王晓东,那叫春风得意,条件好!已经二十六岁的王晓东,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因为条件好,媒人有的是,可是王晓东说:人长的怎么样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气质要好。那时年轻人大都下乡插队了,王晓东又是转业兵,还是党员,工资也比别人高一级,还有,司机这个职业本身就有优越感,而且还是给领导开车,优势全让他占了。

经热心人人介绍,终于有个姑娘走进他的视野,王晓东恋爱了。女方是教授的女儿,身材高挑,一双明亮的大眼透着单纯和热情,晓东王一见钟情,心里想:正合吾意啊!

姑娘冯媛慧十五岁就随爸妈来到辽宁老家,响应***的伟大号召,和工农相结合,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下乡时,媛慧有个弟弟小冰,因为年龄太小,寄托在姑姑家里,就这样,媛慧跟着爸妈来到了东北那广阔的天地。因为媛慧个子高,身体壮,家里的重活都是她干,农村没有自来水,家家喝的都是井水,从来没挑过水的她,几天下来,就能挑着百十来斤的水桶走上一百多米,爸爸是个体弱的文人,干不了重活,妈妈血压高,所以家里的重活都是媛慧干,小小年纪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村里的人都知道,老冯家里有个比小伙子还能干的假小子。

那是夏天,正是农忙时节,白天,媛慧要和村里的壮劳力一起下地铲地,铲地可是重活儿,可是媛慧干起活儿来,比小伙子还快,一天也和村里的壮劳力一样,也能挣十个工分。收工回到家里,妈妈看着闺女双手磨起了厚厚的蚕子和一个个血泡,晚上吃完饭,在煤油灯下,妈妈一边落着泪,一边用针给她将一个个血泡挑破,用酒精消毒后又用纱布包好,她说:“妈,不用,人家农民哪个用纱布包了?不照样天天干活吗?”

妈妈说:“人家是农民,祖祖辈辈干农活儿,妳和人家能比吗?”

媛慧说:“那我干活儿也比他们快,我听说她们还要选我当妇女队长呢!”

老爸在旁边笑着说:“我们媛慧厉害啦!”

冬天要来了,早就听说东北的冬天冷,农民的家里都有大柴禾剁,把炕烧的热热的,可是媛慧的家里柴禾少,在严冬到来之前,她就约几个社员到大草甸子上去捡牛粪,车由生产队出,到年终算账。她约几个姑娘趁天不亮,就坐着生产队的马车出了,等到了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天已经大亮,她们从马车上蹦下来,媛慧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哎呀!这地方太美了,蓝天白云,一望无际,和煦的阳光下,碧绿的草丛中,盛开着各种野花,到处都是被太阳晒干的牛粪,怎么捡也捡不完啊!异常兴奋的孩子们,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装着满满一车牛粪的大马车就往回赶了,车老板儿嘴里哼着东北的二人转,手举着那长长的大鞭子,在牲口的脑袋上晃着,牲口知道是回家了,不用赶,自己就在回家的道儿上撒欢儿地遼起来了。

在经历过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之后,两年后的197o年,媛慧随着父母落实政策,回城了,又回到自己在城里的老屋,爸爸妈妈又回到学校里任教,不过回的不是自己原来的大学,而是继续教育学院,但是补了两年的工资,四万多块,这下家里又有钱可以花了。

已经十七岁的媛慧,经过两年的劳动锻炼,体态丰满,壮而不肥,脸上泛着红光。爸爸妈妈的身体也好了许多,两个人多年的神经衰弱没用吃药,都好了,每天晚上不到十点,沾枕头就着。

媛慧算七零届毕业生,被分配到了城里就业了,是在一个小卖店里当营业员,这一年,大人落实政策回城继续教书,还补了两年的工资,孩子分配工作,小儿子宏伟接着上学念书,一家人又过起了以前富裕安逸的日子。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媛慧工作已经有几年了,年龄也有二十三四了,妈妈的老同学武教授经常来家里做客,问道:“李书源,媛慧有对象了吗?”

书源笑了,说道:“没有,你那有合适的吗?”

武教授说:“我倒是认识一个,小伙子各方面条件都好,就是母亲几年前得了脑溢血,不在了,家里只有老父亲一个人,老爷子是个文化人,家里几个儿子都是党员,政治条件绝对可靠,这年头儿这可是第一要考虑的,还有,人家里可不是大老粗儿啊,是几代的文人世家,就是他念的书少了点儿”

书源想了想说道:“哦,我知道,这个人在年轻教师中是尖子,行,你给问问吧。”

老武接着说:“你先别着急,我还没说完呢,这个小王的二哥是tj市革委会委员,当时是tj市最年轻的干部,才三十岁出头儿,据说他还有一个哥哥是一个研究所的副所长。”

书源听到这儿,便急不可耐地说:“行了,我不听了,我知道这家人不错,你赶快抓紧时间联系吧,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如果真的成了,我们得请你吃饭,老冯你说呢?”

老实人冯教授急忙复合着说:“对,这可是孩子一生的大事儿,要是成了,你的功劳大了,这个客一定得请!”

在介绍人的安排下,两个年轻人终于见面了,王晓东生来就话少,不善言谈,在美女面前第一句话就说:“我们家里穷,我也没有什么本事,就是个开车的,个儿也不高。”

他说完,冯媛慧看了看他,的确,两个人几乎一边高,但是人很精神,也显得很魁梧,尤其是他穿着一身军装,更显得威武,小冯笑着说:“光个儿高有什么用!人好比什么都强。”

听了美女的话,感觉并没有嫌弃自己的意思,小王似乎有了些底气,接着说:“那你们家都不嫌我穷啊?”

小冯说:“我们都有两只手,都努力工作,穷能穷到哪儿去?我妈说了:你们家几个兄弟都是党员,是个素质很高的人家。”

小王又说:“我连初中都没念完,你爸妈不会嫌我没文化吧?”

“你是哪届的?”

“我是六七届初二的。”

“那你比我还强呢,我才上了小学五年级,就和我爸妈下乡了,怎么说你也比我学问多啊,再说这年头儿学问有什么用,你是哪年入党的?”

小王说:“七零年”

“哎呦,你是有九年党龄的老党员了!不简单啊!”

小王接着说:“要不,我的党龄还长,我填表的时候,写的我父亲是盐务局的书记员,那个搞外调的以为和现在的共产党的书记一样,其实我爸就是个文书,和现在的书记是两回事儿,因为一场误会,耽误了一两年,我爸要真的是国民党的书记,我还能入党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