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在七零年代脱贫致富 > 第91章 杜广明再来(第1页)

第91章 杜广明再来(第1页)

心境提升后,卫东明开始实践以量变引起质变的方法。为了争分夺秒,他索性驻扎在食品厂给他临时安排的小办公室,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画画,其他事都不关心。

另一边,得知食品厂在外包装上的改进已经有眉目了,而且成立了临时小组专门攻克这个项目,杜广明大受震撼,“许厂长,我对你是真有点佩服了。”

杜广明的生意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天南地北地跑,接触了无数企业无数人。说实在的,在这个年代,相当一部分规模企业的领导风格,都是形式大于实际。

由于是计划经济,产量和销量都不用愁,更没有市场供需这些概念。他们关注的,就是如何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很少考虑拓展更多的渠道来提升利润。

当然这是有客观因素的,原材料的缺少是很重要的掣肘理由。

但是有没有扩展的意识是属于主观因素。

就在年前,杜广明几人为了运输焦头烂额之际,临时搭线找到的企业领导们,表面上说尽量帮忙,实际上根本没打算重新调配。

送上门的钱都不要,就是这么保守。

所以在江年牵线后迅解决了运输问题,并且现了一个受众广泛的商品,别说其他人了,杜广明都觉得好像是在做梦。

当他试图拓展港岛那边的市场,现最受欢迎的居然是他无意中买到的那批糕点,就是包装简陋了些。

杜广明在港岛的合作伙伴告诉他,要是能改进包装,这款糕点或许可以帮助他们在港岛站稳脚跟。

于是杜广明毫不犹豫地打电话给许明德,表达了再次合作的意向,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许厂长,要是外包装能够美观一些,这批货的价格和数量我会给到上次的两倍。”

许明德当即粗略估算了成本和利润,一锤定音,“我接了。我这就改包装。”

其实杜广明是做好了被许明德拒绝的准备,在他看来,年前的事情是所有巧合堆叠到了一块儿,才让他捡了个便宜。

现在许明德和食品厂都过了那个坎,未必愿意再冒险。

然而许明德太过干脆的回答让杜广明很是惊讶,“许厂长,你同意了?”

许明德说,“送上门的钱我都不要?我又不傻。”

两人在电话里达成口头承诺,许明德组织人攻克外包装,由杜广明审核。一旦审核过关,就可以开始组织生产。

至于价格和数量,在包装审核过关后详谈。

一个星期后,许明德致电杜广明,把初稿以传真的方式过去,“杜老板,你看这个版本怎么样?这是目前为止我们组一致同意的最好的一个版本。要是你不满意,我们继续改进。”

传真清晰度不够,杜广明仔细观赏后,觉得实物应该比传真上更美观,同时他认为这个风格很符合港岛那边的审美。

他对这笔生意相当上心,接到传真后就决定立即赶往许明德那边,越早完成外包装定稿,就能越早组织生产。

许明德也很满意杜广明对这笔生意的重视。他派人去火车站把杜广明接到食品厂,寒暄几句后就把人领到卫东明的临时工作室,“杜老板,这就是卫老师。我传真给你的作品就是出自卫老师之手。”

卫东明不善社交,不过在杜广明这种八面玲珑的人带领下,两人握了握手,迅进入意见交流环节,“这是我画好的所有版本。”

桌上摆放着七八幅画,基于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