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打开密码记录器 > 第38章 跑新闻和假大棚(第1页)

第38章 跑新闻和假大棚(第1页)

1

齐副主任同意去兰花镇采访,在意料之中。

三个人下了大堤,坐上雪佛莱大吉普,打听好道路,一路上奔着安阳县方向驶去。

一个采访不成,一个新闻得不到认可,那就问问、跑跑。只要能跑,就不愁没有新闻。

萧萧常说,现在缺啥,就是不缺新闻,新闻就是跑出来的。如果想有,随便去哪个乡镇,跑跑,新闻就出来了。

跑新闻,跑新闻。

没有新闻,跑出新闻。新闻线索有了,把新闻做成好新闻,更需要跑。

那个时候,每到春天,部里就会策划“春天走基层”

、“走入春天”

等栏目策划。

围绕着这些主题策划,农播时节,记者在农村里一溜烟的跑着。

每当这个时候,一些缺少社会实践的记者,为往哪跑愁,到处打听、交换着新闻线索。

萧萧则不然,看看哪地方穷、哪地方偏僻,就往哪跑。

去了也不带车。先和当地宣传部门打好招呼,电话中一定要强调,这是战役报道。

宣传部门都知道,每到季节,都会有这样战役性的报道。

这样的报道,最后一定汇总成材料,通过宣传部,向省里领导班子做出汇报。

所以,这样的采访,当地宣传部门会大力的配合。

多是把记者带到一些关系较好的乡镇,做个典型宣传报道,送个人情。

再就是要盯住了,不能让记者随意的去跑,防止做出负面的报道来。这个时候,一些问题就说不清楚了。

2

那个时候,多的会走上十天半个月。

下来了,人家满招待,整天由人陪着,乡里乡下的,不辞辛苦,到处跑。

待的时间越长,理所当然的报道做的越多。报道多了,问题也就多了。

齐副主任从事新闻工作比较早,参加战役报道比较多。每次部署工作,开完了会,就会讲一些光荣的历史。

讲得最多的是一次去申城市一个郊区县采访。那次走得时间较长,待了十天。

采访回来,人刚到家。政府部门的新闻干事就来电话了,询问的问题是,这次下来,准备几篇稿子。

回答说11篇,书记的点六篇,区长的点五篇。

对方央求着说,能不能再多写一篇,书记、区长各六篇。

问为什么这样?干事也就实话实说,两个人不是很和谐,如果一个六篇,一个五篇。县长肯定会对自己有想法。说完了还一再的恳求着。

后来,经过向中心主任汇报,同意再增加一篇。好在广播不像报纸,白纸黑字的,这事情就算处理圆满了。

末了,齐副主任语气很重的说,基层关系很复杂,特别是农村,一定要注意。至于注意什么,这里没说。确实需要注意的地方也着实的太多了。区、县委、政府大院之间的关系,乡镇之间的关系,村与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涉及到各种补助,一但报道中体现了分配的不均,立刻会引起强烈的反映。

3

战役性报道,通常多是正面的。

但这一年也有例外。上面下来通知,要求结合农业生产,深入基层,现问题,又加上一句,帮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