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桃花出篱嫣然笑似开未开什么意思 > 第93页(第1页)

第93页(第1页)

弘曙的刚正和直率,全都毫无心机的表现在所有人的面前,清亮炯炯的眼睛里看不到一丝的阴晦,这种眼神,他记得格外的清楚。因为在这么一个充满了阴谋与诡计的时代里,人心不古,即使亲如父子,兄弟,也在不时的算计和提防着对方。。

他很少看见拥有如此清明眼神的人,二十多年前,他曾经看到过一个女子有过同样的眼神,那正是弘曙的额娘,老七的心头肉,图伦那老小子的丫头;而二十多年后,他再次见到时,除了感叹这副眼神的神似之外,还有几许欣慰——到底他的身边还是有如此心底干净的人啊!

只是他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不能不替这孩子的将来感到担忧。弘曙从小就中正善良,直到今天,难得还保有了这份纯真。他没有防人之心,可难保别人会有害人之心啊!现在,自己还活着,还能保住他,可等自己百年之后,他若是不慎被人利用,又或是因为言行太过直接而得罪了人,那么到时朝堂之上,又有谁能保护他呢?。

想到这里,老皇帝长长的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对着弘曙道:。

“孩子啊,你知不知道,今天你在堂上说给朕听的这些话,如果因此而让他们受了责罚,就足以让那些官员们记恨你一辈子!你啊,性格太直,如果还不知道改改,将来必定要吃苦头!敢于直言针砭是好事,但是还是要看场合与对什么人!弘曙,记住你皇爷爷的一句话,为人一定要守拙!”

“是,孙儿记住了!”

“你不要口头上记住,一定要往心里去,世道艰难,这官场上的是非,皇族里的倾轧,步步都是陷阱,根本容不得你有半分的放松。你皇爷爷年纪大了,什么都看穿了,也看透了,现在放心不下的不就是儿孙的将来么?”

“谢皇爷爷教诲,孙儿一定铭记于心。”

弘曙听着老皇帝的谆谆之言,心中也颇感动,他连忙起身行礼,向着康熙皇帝诚心的叩拜。康熙皇帝忙将他扶了起来,笑着微微点头打量着他,叙起了家常道:。

“起来,快起来,出征在外这些年,到底是长大了许多,个子看着竟又象是高了些,也结实了,西边打仗的日子不好过吧!”

“还行,我也不怕苦,跟着十四叔和岳叔叔学到了不少东西,还有四叔府里的年叔叔也是打仗的一把好手,他们吃住都与士兵在一起,从来不分什么尊卑,他们都能吃那些苦,孙儿自然也能。现在能跟在他们身边学习,实在是很好的。将来也许朝廷还能有用得上我的时候!”

弘曙说起前线战场上的事情来,更是如数家珍,只要说起那些前线的战将来,两只眼睛里放射出来的光芒和他脸上那股兴奋的劲头,让老皇帝越发的珍惜起这个孩子来。皇族的众多孩子中,大多娇生惯养,好逸恶劳,只知贪图享受,沉湎在温柔乡中,被逐渐的腐骨蚀皮,难堪大用。而能象他这样在前线军队里不畏艰苦,勇往直前,能与普通将士打成一片的,实在是凤毛麟角。他,应该要成为国家的栋梁啊!。

想到这里,康熙皇帝的眼神不禁温暖起来,他和颜看着弘曙,笑道:。

“好,好,难得你有这份心思,皇爷爷的心里感到很安慰。这次回来也没多少日子,多在家里呆呆,陪陪你阿玛和额娘,还有老婆孩子,打仗的事情暂时先放在一边,什么都不要想,先安心的过几天舒心褥子再说。”

“是,孙儿知道。”

弘曙挠了挠头,咧着嘴呵呵的笑着,这个时候的他,反倒没了刚才那样的飞扬之气,显得憨厚了许多。。

康熙皇帝又道:。

“行了,时候也不早了,你跪安吧。怕是你在朕这儿‘胡言乱语’的传言早就传了出去,你阿玛和额娘要担心了,赶紧回去,好好解释解释,别让他们担心。还有,记住朕说的话!去吧!”

“是,孙儿告退。”

弘曙单膝下跪,对着老皇帝躬身打了个千,便施施然的退出了南书房。康熙皇帝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眼神依稀的迷茫起来,喃喃自语道:。

“孩子啊,但愿你是真的把朕的话记在心里了!”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刚过了自己登基六十年大庆没多久的康熙皇帝,在南苑行围时,突然感到身体不适,于是在卫队和众多随行官员的护送下,老皇帝被连夜送回了畅春园中修养。

消息一出,一时间朝野上下顿时议论纷纷起来,许多跟随皇帝多年的老臣们无不忧心如焚。这些年来,老皇帝的身体日渐衰弱,精神不济,已经是大清国举国皆知的事实,甚至连那些外国使节们也曾在私下里悄悄的打听老皇帝的身体情况。。

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统治着一个无比硕大的国家,那么这个老人去世后,这个国家的将来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就更是许多人关心和担忧的最主要的问题了。其实早在康熙五十年后,老皇帝处理起国事来越发的力不从心,很多需要他亲自参加的祭祀等事宜,全都交有了几位得宠的阿哥代为前往。

这些年,尤其过了六十大庆之后,老皇帝的精神更是差了许多,早朝的时间不但越来越短,而且常常都会发生皇上因身体原因辍朝的事情来。如今他身体不适的消息一传出,顿时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康熙皇帝大概已经是到了行将就木的时刻,可他们将来的主子到底是谁呢?

面对空虚了数年之久的储位,还有可能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老皇帝,不但那些对皇位势在必得,野心勃勃的阿哥们在摩拳擦掌的准备着,就连那些朝廷上下许多将身家性命和仕途前程寄托在那些阿哥身上的官员们,也同样心情焦切的在关注着老皇帝的病情发展。。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在无时无刻的提醒着每个人,一定要看清形势,看准时机,跟对主子,那才是最实际,也是最明智的抉择。就在老皇帝刚被送回畅春园的那一刻,不论是未知的皇位继承人们,还是这个大清国的官员们,他们甚至要比老皇帝都更加关注下任储君的人选。他们在等,无不翘首以待一般的在观望,在等待,在评估,在揣测,究竟,究竟那老皇帝会将那把椅子交给谁去坐!

位于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畅春园,占地近千亩,是康熙皇帝在康熙二十三年时在明神宗之外公武清侯李伟别墅的故址上改建而成。因园中景致颇佳,山明水秀,充满了江南温婉风韵,一直被向来喜爱江南风光的康熙皇帝所钟爱。自其建成后的多年来,康熙皇帝每年几乎都要来这里,是他用来游憩疗养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在老皇帝被连夜从南围送回畅春园后,这里来来往往的人员更是络绎不绝。请安的,打听消息的,送药送补品的,还有推荐良医的,林林总总,总之是各怀鬼胎。为了保证皇帝的清休,和杜绝闲杂人等的骚扰,雍亲王与恒亲王等几位王爷一同商量之后,便给各个看门的禁军下了旨意,除了老皇帝要宣召觐见的人之外,其余人等一律不许进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