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改变世界的十五分钟在哪看 > 第54章 外交与军售(第1页)

第54章 外交与军售(第1页)

伴随着明帝国与定海之间达成了官方性质的接触,初步构建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之后,明帝国东南沿海的港口也初步对定海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开放,宁波沿岸则是全面的开放,之前明帝国对于定海采取的封锁行动也全面取消。

关系融洽之后,虽然双方没有缔结什么白纸黑字的条约,但民间的经济贸易来往却猛然陡增了,现在谁都知道两岸关系是友善的,没有爆战争的危机,而且陈昊本人以私人名义接受了明朝的招安就更是神来之笔,既没有降低定海共和国的名义,也没有得罪明朝官府,让双方都有了最后的交代。

双边关系友善之后,民间的来往就再也没有任何顾忌了,宁波以及后面加入的江南士绅纷纷开始明目张胆的加入了同定海的贸易,各种投资和生意蜂拥而至,定海的经济就像是装了蒸汽机一般突飞猛进比之前更上一个台阶。

来自定海的各种轻工业品毫无阻碍的流入江南,而江南的原材料也源源不断反哺定海,双方都是赚的盆满钵满,新年度二月份仅仅一个月海关统计进出口贸易总额就高达八十九万两白银,海量的货物从舟山港口进进出出,各行各业都红红火火。

定海议会也对陈昊这一次会晤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破天荒在新年度财政预算上面毫无阻碍的批准了将军府的大手笔开支。

新年度将军府提交的财政预算总计高达三百五十万两,今年的财政预算陈昊决定提高军费支出比率,压缩了政府公共开支预算,反正定海共和国现在就这么一点地盘,也只需要这么多官员和职员,财政支出总额高了这么多,不可能继续再维持往年的比率,多出来也就算作军费拨给了军方。

政府公共预算开支被从去年百分之十五压缩到了百分之五,依然维持了往年的基本数额,稍稍加了一些薪水,多出来的百分之十全都给了军方。

这也是对去年海关背刺将军府给陈昊造成难堪的代价,下面的官僚机构都知道原因,但却没有一个敢吱声的,因为去年那场将军府、议会、法院三方之间py交易给了官僚机构一个教训,那就是不要相信议会那群人,去年年底海关局长王麻子忽然被查出渎职,然后被迫主动辞职,被调到了宁波府大使馆担任大使,将军府内部重量级的海关局长,突然之间被迫辞职去了议会当普通议员,这其中的缘故知道的人都是讳莫如深。

不过也没有人对此有异议,甚至认为这并不是处罚,作为政治斗争牺牲品,放在明朝大6至少丢官罢职回乡种地,严重的甚至会身死族灭,而在定海这里仅仅只是一个职务调动,堪称仁慈。

定海共和国驻宁波大使馆也是双边会晤之后的成果,当然在明帝国那边,大使馆的官方名称则是定海县商栈而已,同样的机构在定海也有,明朝派遣一位正六品文官担任驻定海大使,官方名义则是定海镇总兵府监军。

双边互相派驻的机构无论叫什么,实质上都是履行大使馆的职能,互通有无传递转交双方政府的信息和指示,处理各自生对方领土境内有关外事。

将军府旗下新成立的外交部目前也只有两处驻外使馆,一处是驻大明宁波,一处是驻朝鲜,在大明的是大使馆,在朝鲜的则是公使馆,级别低了一级,并且驻地也在济州岛,并未驻扎朝鲜本土。

明朝官府起初听闻这种机构也是惊奇无比,但看到定海往自己地盘搞了一个使馆,他们也对等的派了一个文官以监军的名义去了定海筹建了使馆,后来听闻此消息的定海给与了全程配合,使馆筹建用地和经费全部由将军府掏腰包,明帝国只需要派人过来就行了。

投桃报李的明朝也重新修了一座大使馆给定海方面的大使,王麻子看完之后直呼满意。

另外明朝官府对于定海的使馆分级制度也感到满意,他们已经打听到了定海还有一座驻外使馆在朝鲜,不过那里的是第二等的公使馆,驻扎在明国的则是第一等的大使馆,这种主次分明的分级让明朝官府感到满意舒心。

南京方面将自己外交成果很快呈交京城,说是成功招抚了定海那伙贼寇,崇祯皇帝龙颜大悦,嘉奖了一番。

但没多久来自北京的诏令又来了,北京方面勒令定海上贡军械以资朝廷抗敌御掳,并且一开口还不是小数目,直接就要火枪万只大炮百门铠甲数千副其余各类军资无数,这是来自战场镇压农民起义军明军将领的强烈要求,其中重量级人物三边督师孙传庭更是直接奏请崇祯皇帝,要求更多的定海枪炮。

崇祯对于这些请求自然是无有不允,一边是朝廷重臣一边是刚招抚的海外贼寇,孰轻孰重他很清楚,于是乎一纸轻飘飘的诏令下达南京,没有半两银子,就让南京和江浙布政司去定海搞来海量的军资装备,这可让江浙官员们坐蜡了。

自从那场会晤见识过了定海方面的坚船利炮之后,他们多番打听已经弄明白了定海这个势力不是他们目前能够拿捏住予取予求的,而且他们也搞清楚了定海将军府出了名的认钱不认人,想一毛不拔从他们手里获取这么多的军械物资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于是乎南京和江浙布政司就把压力给到了宁波府方面,勒令宁波府征集军备物资。

接到诏令的宁波府一下就坐蜡了,他们哪来的这么多钱采购如此天量的装备物资,但这可是来自皇帝诏命,不执行就是抗命,明代哪怕就算是到了明末,皇帝对于官僚系统掌控依然还是有效的,敢抗命都是那些士大夫推出来的代表,基层官员还是很敬畏皇帝权威的,士绅士大夫敢不拿皇帝当回事儿,他们可不敢,要知道崇祯皇帝杀起阁部尚书都是眼睛不眨一下的,杀地方官那就更是直接一纸诏命直接赐死都行。

硬着头皮的宁府官员们先是打算从民间筹集资金再去定海采购军械,可前前后后就差没下跪了,士绅们也只打了几千两银子,这点钱连漂没手续费都不够,但士绅们根本不鸟官府空手套白狼的行径,任你十八般花样,我就是一毛不拔。

实在是没办法的宁波府官员向本地大使馆王麻子大使说明了此事,尝试性问道能不能赊账,先拿到武器装备交差保住项上人头再说。

王麻子听完直接懵逼了,这还有赊账的?还是这么大的数目,别说找他,就算是找陈昊本人,陈昊都不可能答应,就算是陈昊答应了,拿不到定金的军械厂也根本不可能开工,没钱的事情在定海就算是说破大天都不会有人干,强制下令都没用!

但王麻子依然还是履行职责,向本土传达了这个请求,陈昊听闻之后,立马来了精神,打算再亲自出马一趟看看能不能打点秋风,可这次议会死活不同意陈昊再去外面丢人现眼了,只同意派遣一个联合军售代表团去宁波商议此事。

代表团一半是将军府旗下的官员和军械厂销售人员,另一半则是民间军工厂的业务代表,是的现在定海民间也有了私有性质的兵工厂,毕竟这玩意儿实在是太暴利了,就算是生产不了最顶尖的钢制枪炮,但只要能够生产燧枪和其他冷兵器盔甲也可以赚的盆满钵满,有利润的行业怎么可能没人去干呢?

于是很快一个联合代表团启程前往宁波,准备开启同明帝国官方的军售谈判。

军售往往都是带着极其浓重政治意味的一件事情,无论明帝国打算以什么名义什么方式谈判,但只要他们获得了来自定海的军械装备,那就代表双方的关系将会更加深入,定海对于明帝国大6的影响力也会渐渐增大,这是一件让定海共和国各方都无法拒绝的事情。

只要军售达成,那就将意味着,明定之间的关系将会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