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改变世界35人 > 第91章 朝鲜事3(第1页)

第91章 朝鲜事3(第1页)

164o年8月1日

登莱总督区,登州府。

一周前,登莱总督徐望祖接到了一封来自朝鲜王都汉阳城的信件,那是李敬天写给他的亲笔信,信上面李敬天用大幅的笔墨描述关于朝鲜境内丰饶的物产,总结下来基本也就是六个字:人傻!钱多!来!

徐望祖很快就信了李敬天信上面描述的内容,他自认为李敬天是没胆子敢欺骗他的,好歹也都是海寇出身的老兄弟了,李敬天没那个骗人的本事。

徐望祖感觉未来朝鲜的战事收益还是很有搞头的,不能让济州垦殖区一家吃独食,目前登莱总督区总人口达到了恐怖的两百一十七万人之多,每年至少需要消耗四五十万吨粮食才能养活这么多人口,这还是只解决基础生存的需要,工业和商业活动也需要更多的粮食支撑。

伴随着中原战事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难民开始涌入登莱总督区,运河边界线那边玩命的把难民向辽东半岛输送,但还是无济于事,登莱总督区也只能每月定期接收一定的难民数量。

南方的本土也在拼命接收难民抵达本土然后前往台湾垦殖,帮助登莱的难民分流工作,可中原地区的难民数量还是太多了。

现在徐望祖患上了严重的粮食饥渴症,养活治下这么多民众可不是一件小事儿,光靠今年刚恢复一些起色的登莱本地农业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外部支援。

徐望祖现在也盯上了朝鲜的粮食产量,但如果不出力的话,济州垦殖区肯定是不会白白的把粮食交给徐望祖的,亲兄弟明算账,这可是当初约法三章的时候就说好的事情。

徐望祖在接到了李敬天的信件之后也是开始动员军队,准备派遣更多的士兵去朝鲜帮帮场子了。

这样的背景之下,登莱步兵师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规模调动,登莱二府土地上近日每天都能够见到定海大兵们整齐的行军队伍,全都朝着烟台军港集结前进。

“驾!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穿过官道,传入了道路两旁老农的耳中。

一队从南方青岛港口出的总督区轻骑部队驰过尘土飞扬的官道,路边几个扛着锄头的农户面面相觑,然后竟然不约而同地叹起了气来:“这定海大兵怕是又要出征了。”

“是呀,不知道这又是要去打哪里哟,这些天过去不少大兵了!”

“管他呢,只要出去打仗,不在自家地盘打就行了,我就算是多交些税也认了!”

“嗯嗯,对头,这刚分到手的土地,可不能在闹兵灾了!”

此地乃是文登县,也是登州地区的重要粮食产地之一,地势开阔平坦,耕地众多,定海人在此安置了近十五万人口,算上原有的居民,文登县的人口数量过了二十万之多。

文登县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年产小麦七万吨、大豆四千五百吨、苜蓿六万吨,甜菜一万两千吨,农业是登州府内展得最好的一个县,目前已经做到了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多余的粮食出售给总督区政府。

文登县的农业大展得益于总督区政府的重点帮扶政策,总督区将济州岛牧场上的牛羊通过银行低息贷款卖给当地的农户,然后推行土地阶梯税制征收吓死人的固定资产税,逼得地主士绅势力开始将手中的大把土地资源卖给政府。

同时徐望祖也下令对各县实施军管,丈量土地、按人头分地,将政府收购得来的土地贷款卖给无地农民耕种,同时大力推广三茬轮作制度,该县的农业一下子便展了起来,令人喜不自胜。

农民们虽然背负了银行贷款,但却并不怎么担忧,因为新成立的东北亚展银行总部就在登州府,徐望祖出头担保,以总督的名义牵头,将农民们身上的贷款年利率压低到百分之三左右,在这年头,百分之三利息的贷款简直就是白给钱。

农民们只要牲畜和土地就能够源源不断的创造财富,而且总督区给他们的牲畜和土地价格也很低廉,三五年就可以还清了。

总督区政府的农业展计划在文登县县取得成功后,徐望祖又把目标放在了其他各县,让下面的官员多多吸取文登县的展经验,将文登县农业展的经验总结成册下各县,勒令登莱二府各县照章执行。

总督区政府也开始安排军中的伤退老兵、本土调派过来的干部学员以及应届毕业生干部进驻各县基层,在当地驻军官兵们的配合下,开始大力推进登莱地区的农业改革展规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