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叶辰小说>黄河在南面还是北面 > 第34章 以工代干(第1页)

第34章 以工代干(第1页)

仓库领导张主任是安徽阜阳人,五十年代末期参加革命工作,高高的个头,稍长的脸庞,全脸胡须带点花白,他的个人爱好就是保持每天都要刮脸。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待人热情,不抽烟,深得职工们的尊敬和爱戴。

张主任喜欢看书,爱学习,当时文化大革命的余热还在,经过一个阶段对邓衡岳的观察和了解,开始注重对他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刚开始张主任在仓库组建了《毛主席着作》学习小组,让邓衡岳组织仓库里的一些单身汉们利用下班后业余时间进行学习,讨论,写心得体会。又让邓衡岳到省商业厅里抄写一些大字报回来张贴,练就了邓衡岳毛笔字的书写功能,提高了邓衡岳的写作能力,使他这个山里娃有了一次质的升华。也为邓衡岳以后的成长和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蔡松庚以前是省百货公司驻三毛厂的专职保管员,后来由于业务的需要将三毛厂的货物撤回吴家庄仓库保管,由于这项工作和仓库里的其他保管员相比之下业务量比较偏轻,张主任要给他增加工作量,可这个蔡松庚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收,硬是要和张主任吵架,吵得很厉害,蔡保管要撂挑子,不干了。

邓衡岳当时正在和工人们一起码垛子,张主任过来找邓衡岳,让他到他办公室里去一下。

来到了张主任的办公室以后,张主任嘴里还“呼哧呼哧”

喘着粗气,说道:“邓衡岳,从今天开始你来接替蔡松庚的保管员工作”

邓衡岳打心眼里感到很高兴,可是嘴里还是有点谦虚,

邓衡岳说道:“张主任,我怕干不好到时候给你丢人”

张主任说道:“保管工作并不难,我想着这一年多你对保管工作已经有所了解,据我观察你的文化程度很高,我相信你一定会胜任的,只要你多操点心,没啥可难的,我也相信你会比其他任何人干的都好,这一点把握我还是有的”

邓衡岳说道:“张主任既然这么信任我。哪我绝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保管工作我也观察了一年多,没啥可难的,你就放心吧。”

干保管工作这对邓衡岳来讲是梦寐以求的大好事,便愉快的答应了,在监交人的监督下接替了保管员的工作,开始以工代干了。

邓衡岳所管理的商品是民安第三毛纺厂所有的地产商品,后来又给他增加了民安第一毛纺厂的呢绒产品,工作量当时可以说是全仓库保管员中最大的,在七十年代商品价值已达两个多亿。

呢绒产品由于纺织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在当时的年代价值也比较高,既就是当时全民身穿的布匹都要布票的情况下,呢绒产品的外包装全部都是清一色的白色全新斜纹布,它是将所生产出来的各种面料装在一个袋子里,然后将该件面料根据生产流程从头至尾全程记录下来,利用一个圆形布头印刷出该件产品的品名,颜色,长度等缝制在包装的另一头,而且还专门缝制上一小块该产品的样品,以便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人们从外包装就能看出这件货是什么料子,什么颜色,长度是多少,所以在堆码的过程中垛子必须是包头向外,不能太高,便于保管人员抄码单,一目了然,所以将库内用角铁和木板分隔成为上下两层。只邓衡岳一人就占用了两栋半大库房。

每天都会有厂里生产出来的大批毛料子用汽车送过来,邓衡岳以前一块干活的工人们根据厂里的送货单挑拣出货号品名堆码成垛,呢绒产品在厂家生产的过程中,每一件成品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尺寸,对于已经堆码成垛的货物我必须要亲自前去对每一件商品抄码单,按照货号、品名,匹号颜色、长度、库、排、号一式三联单抄写下来,一联压在垛子上,出多少随时做个标记,掌握数量变化。一联转交给调拨员,一联转给记帐员。这样调拨员根据邓衡岳的码单可以清清楚楚的调拨出每一件商品,保管员拿到提货单后,根据调拨单注明的库牌号及匹号准确无误的货,记帐员也记着一本账,负责监督调拨与保管之间对账,确保不出差错。而且将抄好的码单还要和厂家每次送来的货物以及数量计算吻合,必须要严格细心,真正做到精打细算,不能出差错。

抄码单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尤其到了冬天天气特别寒冷的季节,库房里没有任何取暖设施,更不能生火,每天都有进货,天天都得抄码单,手脚冻得麻,实在冻得不行了,就将货用的工作灯揣在怀里取暖,好坏还能抵挡一阵子。

白天要货,抄码单,每天的下账和码单计算就得放在晚饭以后进行了,在当时练就了一手打算盘的硬功夫。

计划经济年代肉烂在锅里,厂方送货时工人们也不是特别负责任,送货时厂家也带有码单,有时候他们的装卸工不经意会把没有码单,暂时还不该出厂的货物装在车里,有时候会多送来几匹,对于多出来的货物在邓衡岳将货物清理堆码弄清楚之后,会写个条子交给厂方,厂方再补开单子向我方结算。如果当时思想不健康,想要据为己有的话非常容易,在邓衡岳担任将近两年的保管员期间,对于长出来价值在近百万元左右的毛料子,如果心怀贪念哪可是大财了。就这样邓衡岳连一寸毛料子的便宜都没有沾过。

在吴家庄仓库有一栋简易的单身宿舍楼,据说是前几年当时的李主任为了解决单身职工居住的问题特意打了报告,公司只有批准了七八万元的资金同意盖平房解决单身职工的居住问题,怎奈仓库里行政区域地皮紧张,人员较多之原因,李主任愣是利用这七八万元的的资金在此直接盖起了一座三层的简易宿舍楼,一下子解决了三十多名单身职工和经济民警的住宿问题,轰动了全公司,从此以后人们便给李主任起了一个外号曰“李大胆”

“李大胆”

是个老陕,喜欢打篮球,在仓库里组织起了篮球队,经常带领着篮球队在附近一些厂矿企业单位参加比赛,每当比赛进入胶着状态,五十多岁的“李大胆”

都要亲自上阵,和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你争我夺,永不服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