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叶辰小说>昏君自救记 > 第198页(第1页)

第198页(第1页)

也恼不得皇帝生气哇!

堵住了大臣们的嘴之后,李三才很快地就被皇帝给下了大狱,着三司会审。

落井下石的绝壁不是一个两个,有了这些人动作,李三才要是还能翻身,杨广觉得自己就不用当这个皇帝了。

李三才倒了,这是毫无异议的!落了个满门抄斩,也实属咎由自取。

随着李三才的倒台,杨广下了一道御旨,告诫朝臣们别结党,别触探自己的底线:“年来廷臣纷争,议论混淆。朝廷一再优容,置之不理。近日更加怀私逞忿,沽名妄言,攻击排挤,致大臣不安其位,皆欲救去,杜门不出,甚伤国体。自今以后,务必秉公奉职,勿徇己私,各立门户,结党乱政,互相纷争,颠倒是非,诬诋要誉。否则,必罪不宥。”

至于多少人能察觉出来皇帝起了杀心,又有多少人觉得陛下是在虚张声势,那就不得而知了。

总归,杨广觉得自己能做的都做了,他们要是不听,再犯到自己手里,那可千万别怪自己心狠手辣就是了。

万里四十一年,朝鲜国王李珲奏言:日本使者频频前来要挟和议,大有兴兵入侵之势。请大明□□选将带兵入朝鲜,督同本国训练军队,防备日本。

辽东巡抚张五典上疏:可用南方兵教练朝鲜水兵,用北方兵教练朝鲜陆军。兵部尚书王象乾说:出水陆兵到朝鲜。饷银难继,宜以中国之事责中国,以属国之事责朝鲜,朝鲜是属国,只能如此处理。

杨广却不同意王象乾的意见,他刚刚才白白得了四五百万的意外之财,所以有的是钱招募士兵,修造军械、兵船。

当然,还有沿海地区频出的倭寇,总之,大明和小倭国迟早有一战,有了朝鲜现成的借口,一点不费事儿,不用琢磨找借口,善莫大焉。

不过事情也没那么简单,想要招募练兵,想要修造军械、兵船,也是需要人手和时间的。

尽管利用系统,挑了百十号人可以用,不过剩下的需要时间啊,只能慢慢来。

多事之秋的万里四十一年,两畿、江西、河南、山东、湖广、广西、辽东大水。

灾民无数,向京都移动,杨广没法子,只能拿钱出粮救灾。

正好开河运,修筑要塞,大量地招收流民,能吃口饱饭,喝口热汤,百姓谁会去造反?

这些活计,却是男女,甚至是老少都招,如何能不让百姓们动心?

皇帝在民间的口碑一直不错,这下子更加英明神武起来了。

说的也是,尽管皇帝一直不上朝,可是在民间的口碑却是很不错,真是让人想不通啊想不通!

想不通就算了,歌功颂德的折子将乾清宫差点就淹没了,小孙子朱由校崇敬的目光让杨广很受用,至于其他人,一边儿玩去吧。

比如说太子什么的。

就是酱紫不待见朱常洛。

没用的东西,成天地跟个小鹌鹑似的模样,真是让人看不惯的很呐。

如今朱常洛的地位稳固,他的儿子也很受皇帝的重视,可是这个朱常洛还是大气不起来,杨广也算是明白了。

这位已然养成了这种性子,想改,只怕是难了!

他就是看不上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没有气度,一切完蛋!

看脸看颜的世界就是酱紫残酷!

以工代赈度过灾荒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只是没想到,这效果如此之好。

过了荒月之后,流民百姓们返回了自己的家乡,因为圣上有旨意,只要返回家乡,按人头分地,这有了地,又是自己的家乡,谁会离开祖辈的栖居之地,去外乡讨生活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