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叶辰小说>昏君自救记 > 第95页(第1页)

第95页(第1页)

尽管这其中也不是没有让人诟病的,不过总体上来说,这次的新政还是成功的。

本朝的读书人本来就多,是个人就能去参加科考,更甭提现在官家又办了印刷局,万籍堂,又开设了许多的书院学堂,读书人似乎一下子喷涌而出,参加科考之人自然是增加了许多。

尽管官家选拔仍旧是择优录取,从严选拔,不过因为参加士子基数太大,这过关的人数自然相应增加。

这其中,鱼龙混杂的情形便出现了。官家不得已下,颁布了“八行取士”

,以孝、悌、睦、姻、任、恤、忠、和等八行为标准,保证科考士子们的素质问题,当然也是在控制参加科考的人数。

尽管标准性质相同,不过与历史上宋徽宗的“八行取士”

并不是完全一致。(宋徽宗为了达到以风俗明人伦的目的,于大观元年三月十八日,下诏以八行取士。所谓八行取士,即士人凡是具备孝、悌、睦、姻、任、恤、忠、和等八行”

,事状著于乡里,由耆邻保伍向县里申报,由县令审察同意后延入县学考验。如事不假,则再向州府申报,可以免试贡入太学上舍,授以官职。在八行中,以孝、悌、忠、和四行为上,睦、姻为中,任、恤为下。如士人不能全备八行,则按士人”

行”

数多少、上下,分别选为州学三舍生。)

政和元年,官家为已经11岁的太子殿下选了一位新的老师,杨时(程门立雪说的便是这位了),大名鼎鼎的东林书院便是此人的讲学之所。

不过现在杨时被杨广弄来给自家儿子授课,大名鼎鼎的东林书院是否会建立,那就不得而知了。

时年十一岁的太子殿下尽管长相类父,不过性情上更为柔和一些,当然,气场也没有官家那般强大。

博闻强识,谦逊好学,人人称贤。

杨时虽然程门高徒,不过还是让人嫉妒,能为太子之师,显然挑剔苛刻的官家是认同杨时的才学的,杨时理学大家(理学,是诸子哲学的兼纳融合形式,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天命之学,北宋时“二程”

创立理学,南宋时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杨广对于如何为帝自然是有一套自己的理解的,尽管他也一直在手把手地教导儿子,不过毕竟自己和时人还是有很大代沟的,所以为了让赵恒(檀渊之盟的宋真宗也叫赵恒)能更好地了解时人在想什么,外加上理学的威力,所以才找了杨时过来给儿子授课。

总归,为了大宋的下一任皇帝,杨广觉得自己也是操碎了心。只是希望赵恒不要辜负了自己的一片心就好了。

政和二年。“耽酒嗜音,禽色俱荒。斥逐忠良,任用群小。远近生灵,悉被苛政”

的辽天祚帝继位。

从天祚帝即位以后,契丹贵族对于女真各部落的压榨勒索越来越重。女真地区的土产,如人参、貂皮、名马、北珠、俊鹰、蜜蜡、麻布等等,除依照定期定量向辽朝进贡而外,辽朝东北边境的官吏和奸商在朝廷的纵容下,还经常到榷场中用“低值”

去强购,称为“打女真”

,辽人的种种行为,自然是引起了女真人的仇恨。

小范围的摩擦反抗发生不断,辽人也不以为忤,女真人即便是再想如何,难道能强的过契丹人的铁骑么?

同样都是马背上的民族,一个穷奢极欲,日薄西山,一个发愤图强,蒸蒸日上。

女真人被称为是马背上的英雄,显然也不是浪得虚名。作为被压迫的民族,显然好战的女真人也不是吃素的,虽然人数少,可是并不畏惧辽人便是了。

女真人之前一直都陷入部落之间的争斗之中,得了辽人支持的完颜部落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进程。

尽管完颜部将三十多个女真部落统一起来了,这是完颜部的统治并不稳固,是以只能继续地依靠借助辽人的支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