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叶辰小说>莽原是一部怎样的杂志 > 第8章 替兄代课短训班(第1页)

第8章 替兄代课短训班(第1页)

淑峰姐的病逝对全家“一老两小”

的打击堪称是最残酷的。“一老”

就是我那“白人送黑人”

的母亲,那简直就像用刀剜心一般的难受。好在母亲是经历过两度大灾大难的人,否则肯定会彻底被击垮的;“两小”

即两个外甥女金巍金迪,小小年纪便彻底失去了“母爱”

,对她俩而言同样是此生不可弥补的一大人生“缺憾”

淑峰姐葬礼过后,我觉得有必要在家呆上几天,重点陪陪母亲。因为对老妈来说姐姐的病逝不啻是又一次重大人生劫难。

自打淑峰姐病故后,母亲自然就成了我这个远在他乡游子第一挂念的人。说实话,我的母亲的确了不起。本以为姐姐的病逝会击倒她,但她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后来,在跟母亲的交谈中我总现了母亲能迈过这道“坎儿”

的奥秘。原来是她老人家实在不忍再看淑峰姐被晚期“癌病”

折磨的惨状了。因姐姐最后留给我的印象毕竟还是那样美好,故我才对她依依不舍,才渴望她活在这个世界上。

此后,6续从母亲、贵章哥、老五和老六的口中获知,当姐姐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只有跟她最亲最亲的人才不忍看她继续被病痛残酷地折磨下去,都盼她快些奔向天国……因为似乎只有那样姐姐才能摆脱病痛,才能最终获得精神解脱……

听了母亲和兄弟们只言片语对姐姐生命最后时段的描述,为了保留淑峰姐在我心中的“唯美形象”

,我决定永远不再对姐姐的最后时刻刨根问底。直到2o22年7月4日夜晚,远在西班牙的大外甥女金巍在与我视频时,她才泪流满面地跟我大概描述了姐姐1983年4月29日夜里在她离别人世前目不忍视的样子:体重不足5o斤,萎缩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头几乎掉光;看面相就象一个老太太;脸面没有一点血色;一眼望去令人心生畏惧。据大外甥女说,此生有一事让她遗憾至今。即妈妈在临咽气前让她亲上一口,但她因忌恨妈妈把她一生下来就送去镇赉姥姥家,所以才没有满足妈妈这最后一个要求。相比之下,妹妹金迪却亲了妈妈,现在一回想起这件事她就泪如泉涌,追悔不及,觉得那时的自己太不懂事了。

人生历来如此,不论哪个家庭即便生了塌天之事,一旦事过境迁,生活的“车轮”

还得照常向前滚动,这就是人生。

对于我们陈氏一家而言,淑峰姐虽然走了,但贵章哥的女朋友杨蕴伟却既成了进入我“陈氏一门”

的事实,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看来人生就是在矛盾运动中向前展的。

事实再一次证明,贵章哥所处的女朋友杨蕴伟不愧是一位有修为有担当的人。在淑峰姐去世前后这段时间,做为一个尚未嫁入陈氏的“准媳妇”

,她积极承担了她不该做的许多事情,俨然把自己当成了陈氏的一分子,主动上门,积极作为,挥了很好的作用。

让我最为感动的一件事,是她不辞辛苦跟贵章哥和我与久章一道驾着一部铁推车从哈达湾造纸厂往临江门老宅拉树皮。

我敢说,生长在江城造纸厂总工兼调度总长家庭的杨蕴伟老师肯定是从来没干过这类“重体力活儿”

的。但秉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的婚姻理念,她为帮助男友家克服生活困难,毅然放下了“大家闺秀”

的架子,在造纸厂一边跑“批条”

,一边租车并和我们三兄弟一同进场往车上装树皮,整整忙了小半天。而后,又跟我们三兄弟一道沿江城大街再转桃源路步行近3o华里把一大车树皮拉回到临江门老宅。

在此过程中,她跟我们三兄弟一样奋力推车,弄得满身灰尘,一脸热汗。但她都没叫一声苦,硬是咬紧牙根跟我们三兄弟一起完成了这次高强度的重体力劳动。这件事至今虽已过去了39年,但却给我们兄弟留下了永难磨灭的人生记忆……

在我的人生轨迹里,1983年“五。一节”

的千里奔丧是件铭刻在心的大事件。淑峰姐的葬礼过后,我在家里只住了5天,见母亲情绪还算稳定,且晚上能基本保证4个小时的睡眠了,我才辞别家人返回了镇赉农场中学。

淑峰姐的病逝对我的心态影响很大。其中带给我的最大改变,是让我打消了“不能在农场找对象”

的“一根筋”

思维,使我确立起“何处黄土不埋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