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叶辰小说>莽原拼音 > 第4章 惊闻姐病泪潸然(第1页)

第4章 惊闻姐病泪潸然(第1页)

物换星移,秋去冬来。

1983年1月15日,跟历年放寒假回家一样,我“背包撂散”

地用两只旅行袋装着镇赉特产3o斤“黄小米”

、1o斤“黄米面”

、5斤“干蘑”

、5斤“鲫鱼干”

,一路风尘仆仆地返回了故乡江城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商品经济大潮席卷了全中国每一个角落的同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也在全国乡村实现了“全覆盖”

。自此,一个农民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国储库粮囤充盈;农民家家仓廪丰实的新局面已经到来。此时,尽管为城镇居民专供商品粮的“粮油店”

还在“凭证供应”

,“粮票”

还在各家饭厅餐馆流通,但其象征计划经济“统购统销”

的“硬通货”

功能,正日渐褪去它特有的“法定色彩”

。因凭手中握有的“人民币”

,几乎在城乡集贸市场上随处都可以买到“米面油肉蛋奶”

等过去的“稀罕物”

了。遍布城乡的“农业万元户”

、“养殖专业户”

和“城市个体工商户”

一时间成为全体国民热捧的“明星一族”

;“家致富者光荣,懒惰受穷者可耻”

迅升华为那个时代的“主流民意”

伴随着百废俱兴的新形势,全国城乡第二、第三产业的展尤为迅猛。城市的街办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的乡镇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地衍生出来,不仅极大丰富了对城乡居民的生活供应,而且也活化了生产力要素的合理配置与流动;各类进口和国产“家电”

,如电视机、洗衣机、电饭煲等象“变着戏法似的”

推动着百姓生活的改善;遍地流动的都是“缕缕行行”

做“对缝”

生意的人,好像做啥买卖都赚钱,遍地是“商机”

,到处是“陷阱”

,只要你手中有商品就不愁找不到“买方市场”

。准确地说,那既是个典型的“商品经济”

时代,也是个“全民经商”

的时代。整个城乡经济正在由1978年前的“一潭死水”

,顿时变成了一锅滚烫的“沸水”

。在这轮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一些有胆有识且兼有“社会背景”

的“弄潮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