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叶辰小说>三国演义白话文第二回 >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第1页)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第1页)

孔明听说鲁肃到了,便与刘备一同出城迎接。接到公廨,相互见面后,鲁肃说:“我家主公听说刘公子去世,特地准备了薄礼,派我前来祭奠。周都督也再三向刘皇叔和诸葛先生致意。”

刘备和孔明起身称谢,收了礼物,并设酒相待。

鲁肃说:“之前皇叔曾说,如果公子不在,就会归还荆州。现在公子已经去世,必然应该归还荆州。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交接呢?”

刘备说:“你先喝酒,我们有个商议。”

鲁肃勉强喝了数杯,又开口相问。刘备还没来得及回答,孔明就变了脸色说:“子敬,你怎么这么不通情理,非要等人开口!自从我高祖皇帝斩蛇起义,开基立业以来,传到现在,不幸的是奸雄并起,各自占据一方。但天道好还,最终还是要归复正统。我主人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孝景皇帝的玄孙,当今皇上的叔叔,难道就不能分茅裂土,拥有一块自己的地盘吗?况且刘表是我主人的兄长,弟弟继承兄长的基业,有什么不顺理成章的呢?你主人只是钱塘小吏的儿子,一向没有对朝廷立下功德,现在却倚仗势力,占据了六郡八十一州,还贪心不足,想要并吞汉家的土地。刘氏天下,我主人姓刘却没有份,你主人姓孙却要强争?再说赤壁之战,我主人多负勤劳,众将也都奋勇作战,难道只是你们东吴的功劳?如果不是我借来东南风,周郎哪里能建立半点功劳?江南一旦被攻破,别说二乔要被置于铜雀宫,就连你们的家小也不能保全。刚才我主人不立即答应,是因为你是高明之士,不需要细说。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这一番话,说得鲁肃哑口无言。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孔明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我鲁肃身上很是为难。”

孔明问:“有什么为难之处?”

鲁肃说:“昔日皇叔在当阳受难时,是我引你渡江见我主公;后来周公瑾要兴兵取荆州,又是我挡住;至于说等公子去世再还荆州,也是我承诺的。现在如果不应前言,让我鲁肃如何回复?我主和周公瑾必然会见罪于我。我死不足惜,只怕惹恼东吴,引战争,皇叔也不能安坐荆州,空为天下人耻笑。”

孔明说:“曹操统领百万大军,动辄以天子为名,我都不以为意,难道还会怕周郎这个小儿吗?如果怕先生面上不好看,我劝主人立一纸文书,暂时借荆州为本,等我主另外得到城池时,便交付还东吴。这个提议如何?”

鲁肃说:“孔明,你要夺得何处,才还我荆州?”

孔明说:“中原现在急不可图,但西川的刘璋暗弱无能,我主将要图取他。如果图得西川,那时便还你荆州。”

鲁肃无奈,只得听从。刘备亲笔写下一纸文书,押了字。保人诸葛孔明也押了字。

孔明说:“我是皇叔这里的人,难道能自己作保?烦请子敬先生也押个字,回去见吴侯也好看。”

鲁肃说:“我知道皇叔是仁义之人,必然不会相负。”

于是也押了字,收了文书。宴席结束后,鲁肃辞别回去。刘备与孔明送到船边,孔明嘱咐说:“子敬回去见吴侯时,要好好传达我们的意思,不要胡思乱想。如果他不准我们的文书,我们就翻了脸皮,连八十一州都夺了。现在只要两家和气,不要让曹操笑话。”

鲁肃作别下船回到柴桑郡见周瑜。周瑜问:“子敬讨荆州如何?”

鲁肃说:“有文书在此。”

呈给周瑜看。周瑜跺脚说:“子敬中了诸葛亮的计谋了!这分明是借地不还,混赖而已。他说取了西川就还荆州,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取西川?如果十年取不得西川,那就十年不还吗?这样的文书有什么用处?你还给他做保!如果他不还荆州时必然要连累你受主公责罚。”

鲁肃闻言呆了半晌说:“恐怕刘备不会辜负我吧。”

周瑜说:“子敬你是个诚实人但刘备是个枭雄之辈诸葛亮是个奸猾之徒他们的心地恐怕不像你这么善良。”

鲁肃说:“如果真是这样那该如何是好?”

周瑜说:“子敬你是我的恩人想当初你指囷相赠的情义我怎么会不救你?你且宽心在这里住几天等江北探听消息的人回来后再做打算。”

鲁肃听后心中忐忑不安。

过了几天,密探回报说:“荆州城中飘扬着白布,城外新建了坟墓,军士们都挂着孝服。”

周瑜吃惊地问:“是谁去世了?”

密探说:“刘玄德的夫人甘氏去世了,目前正在安排葬礼。”

周瑜对鲁肃说:“我的计策要成功了!让刘备束手就擒,荆州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