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叶辰小说>鱼跃龙门(重生) 时空错乱 > 第55页(第1页)

第55页(第1页)

李鸿过昨晚上那一觉虽然睡得有些不甚安稳,但也已经算是士子之中休息得比较好的人了。而且他通过昨晚透彻的思考,对今天的考试也有些一些信心。

官员们在第二天也剩了检查学籍这一步,直接就到点开始鸣锣,然后下发试卷了。拿到试卷之后,李鸿过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一道策论题不难,大意是结合今年夏天黄河下游发大水,冲毁堤坝,使得民众死伤无数,良田民屋冲毁无数,你如果作为一个负责赈灾的官员,该如何做。

对于赈灾的道道,李鸿过门儿清啊!上一世里面他就待在户部里面,虽然说重修堤坝是工部的事情,派员督办考核是吏部的事情,但是想要赈灾就要用银子,除了用银子还要统计灾民受灾情况,这全是户部的事情啊!户部不出来,谁出银子呢?

前世里,李鸿过没少核算赈灾所需的银子。大秦虽然地大物博,可是灾害也频发,每隔几年不同地方都会有旱灾、水灾、冰灾、蝗灾、雪灾等等各种灾害,作为中央管钱的中枢——户部,李鸿过对于各种赈灾拨款的流程自然是熟悉得很,答起水灾的题来也一点儿都不费力。

当然,如果在全国这样重要的进士科考试中只答这样赈灾的流程,即便你答得再好也考中不了的。还要有拔高!比如如何安民,如何防灾,如何杜绝水患,使地方富饶。

写到此处,放佛也应该在自己草拟的稿子上停笔了,可是李鸿过转念一思——任何人做事情都不是没有道理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主考官沈宗青大人在此时的进士科考试之中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有何深意呢?

再次闭目沉思,李鸿过思考了一下今年水患之时大家的各种论调,似乎没有什么不妥的。他再继续发散思维,往下想开去。有一年,既有水灾又有旱灾,接着就来了一场蝗灾,是的整个大秦的粮食大量减产,那个时候什么事情闹得最大?

自然是有人跳出来批驳天子不仁!这种天人感应的观点被整个士大夫阶层和所有的庶民们都接受的,到了最后,就连皇帝也不得不给自己下了“罪己诏”

,然后祭天。

自己当时只是吏部一个员外郎,连侍郎都没有混上,只是知道当时的那场风波闹得很大,好几个新提拔起来的寒门士子都被贬谪去了冷衙门,调离了自己原本的位置。

不过新帝的决心还是大的,最主要的是他年轻,后来过了几年,各部主官也都按照新帝的意思慢慢换人了,宰相沈宗青没几年也称病致仕了。

或许,沈宗青沈大人出此题的目的就在于引发人们的议论,因为天子无德,所以上天才会降下灾祸,所以大家才需要去救灾,如果天子仁德,那么就会天人合一,大家都安居乐业了。

肯定会有人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写作!这样的想法古已有之,提出来并不算是太过于惊世骇俗,且自己能猜出来的事情,很多人也能猜得出来,这样的想法能迎合主考官沈宗青大人,他们为什么不写?

那自己可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提出这个看法,然后对其驳斥一下,甚至提出圣祖皇帝的观点,认为天灾都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与天子的仁德与否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不,这样的理论平日里说说可以,但是在进士科考中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大家都知道圣祖皇帝相当的英明神武,但是用他的观点来反驳古之先贤?不够分量啊!

他在当代是圣人,受人敬仰,但是在学术界、理论界,他只不过是小小的蚂蚁一样,完全不能与那些作为庞然大物的先贤抗衡啊!

思索了很久以后,李鸿过决定放弃这个知识点,他还是不提这一节好了,他不想赞同这种“天人感应”

的提法,将水灾归结于先帝的“不仁”

,也没有把握能很好地驳斥这种观点,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提。

当初沈宗青用“天人感应”

结合三个天灾来攻击新皇这一点,新皇那么聪明,那么多智囊团都拿他没有办法,还是不得已乖乖地写了罪己诏,自己凭借一己之力还是不要蜉蝣撼树、螳臂当车了。

不过不提这一点,就不能体现出自己的想法,文章平白就比提出这种观点的人看似低了一个档次,这样还怎么得高分?这样还怎么中进士?

李鸿过犹豫了很久,再次看了自己草稿,除了订正错字和语法错误以外,也想找出一条新路子来。可是最终他也只能摇头叹息,他再也想不出什么有新意的点子了。

于是他只好放下心中的那一点不甘,认真的净手、凝思以后将自己的文章仔细誊写在卷面上,然后交卷。

第二科考试完之后,整个科举考试就落下帷幕了,李鸿过有些落寞地收拾起了自己的物品,离开了考场。此时的他心情有些沉重,与前面三科考试后的意气风发完全不一样。

但是他却没有发现,走出贡院里的多是像他这样垂头丧气的士子,真正意气风发的士子并没有几个。在这样关乎命运的大考中,即便是学问再好,也不敢对自己打包票,觉得自己一定能考中进士,所以大家的心情其实都是十分忐忑的。

李鸿过刚一出来,就看到了驾车等在一旁的李家新买的小厮李顺来,可是他边上那个,不是李茂祖么?祖哥儿怎么也来贡院这里接他了?

见到他以后,李茂祖很兴奋地使劲儿挥动自己的胳膊,说道:“少爷,少爷,我们在这儿呢!”

一边说他还一边跑,仗着他人小,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不一会儿就挤到了贡院门口李鸿过身边。

李茂祖一把抢过李鸿过手中的篮子,说道:“少爷,我来帮你拎篮子!”

他跟了李鸿过这么就,自然清楚李鸿过的脾气,光是看李鸿过的脸色就知道他此时心中心情如何了。

看到李鸿过心情有些不豫,他也并未多话,只是说道:“少爷,您肯定累了,赶紧到车上去休息会儿,松快松快,我一定稳稳地把您送回家!”

决口不提考试的事情,也不在李鸿过耳边唧唧歪歪惹他心烦。

天大的事情都可以等到李鸿过休息过后再说。

考中进士

考中进士

李鸿过回到家之后,见到了早已在家中对他翘首以盼的李蔡氏。李蔡氏看见他一进门,就心疼地走过去摸了摸李鸿过的头,她心中十分不忍,都是她这个当娘的还有那个死鬼老头不争气,才让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就这么担负着巨大的担子,看着孩子这瘦弱的小身板、难看的脸上。哎,她真不是个好娘亲!看,她的儿子都被逼成什么样儿了!

李鸿过虽然面有菜色,但是对着李蔡氏关切的眼神还是勉强露出了一个笑容,说道:“娘,你不用担心,我好好的呢,就是想睡一觉,过会儿就好了。”

李蔡氏却忍不住眼中热热的,露出一个苦笑来说道:“哎,好好休息一会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