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叶辰小说>活在七零年底全文免费阅读 > 第30页(第1页)

第30页(第1页)

在我头几次见到他们在昏暗的灯光下学习的时候,也劝过那些人几次,但是可能是大家对知识太饥渴了,也可能是大家对城市和大学太向往了,所以很少有人听我的劝,继续学习。刘芳还笑着说道:“小林,我们可不能和你比,你懂得多,而我们那么多年都荒废了,要是现在再不抓紧一点儿的话恐怕就要一辈子待在这里了。”

我默默地叹了口气,就不再劝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选择了保护眼睛,他们选择了抓紧时间,因为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恢复高考,他们不敢放过机会。虽然我劝他们晚上不要在昏暗的灯光下学习是为他们好,他们都不明白那样会让眼睛近视,也不知道近视了以后会有多痛苦,多不方便。但是他们却并不见得会领我的情,说不定他们还会认为我仗着自己学习好就想让他们少学点儿,这样就会减少竞争对手了。人啊,总喜欢以最不惮的恶意揣测别人。

可是也有人听劝的,史明辉就是一个,他在听我说了那样会损伤眼睛以后就不再在晚上看书了。我知道他这么在乎自己的眼睛是有原因的:史明辉一直想去当兵,而当兵的时候要体检,视力不过关部队是不收的,而且打枪的时候眼睛好很占优势,所以他不会像别人一样急功近利。

王海民也是一个,但是他不再晚上看书却不是我劝说的结果。他本来就不喜欢学习,中午的时候和我们一起学习也是形势所逼,大家都在学他一个人也没什么其他的事情可以干,所以就随便看两眼书,因此他看书看得极不认真。晚上吃过晚饭后他要不然就在院子里和史明辉、我、张振武、罗中华等几个不学习的人聊天,要不就跑到向二那里去学葫芦丝。

他现在吹葫芦丝已经像模像样了,向二也好心地给他做了一个葫芦丝,所以王海民现在一有空就会练习吹葫芦丝,要不是向二忙着谈恋爱,一个星期只能教他一次,我们肯定很难看见他的人。

张振武因为觉得自己的年纪大了,而且中午去挖路去了,不和我们一起下田,所以没有学习,但是他也从来不会给大家泼冷水,还常常以老大哥的身份来鼓励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学好,到时候考出去。

最让人讨厌的莫过于罗中华和李秀敏两人了。罗中华自己不学无术,还一天到晚地给大家泼冷水,什么“读书无用论”

,什么“臭老九”

的都在大家面前说,好像文革还没完似的。但是大家也不敢反驳他,毕竟文革才刚刚过去,国内的政治气氛还不浓,大家平时聊天都会很注意,不往那些方向说。如果不想听他的话就会选择走开,不会去反驳他,害怕哪天再来一个什么“运动”

,这些自己说过的话又被翻出来,让自己很惨。

而且罗中华还常常声称自己“上头有人”

,不用过多久就会让自己会上海,当一个光荣的某某工人。

而李秀敏这个人又比较复杂,一的一段时间里她会在大家的带动下很努力,而且她本身也是聪明人,学得很快。可是一段时间又会听罗中华的话,在我们面前说读书没有用,根本不会有恢复高考这种事的,而且她以后要嫁给罗中华,和罗中华一起回上海去做工人。所以她就这么摇摆不定着,三天一个注意两天一个算计,不知道她想要干什么。

两个多星期一个,那个昆明的男知青秦正安第一个抄好了书,把借来的课本还给我,腼腆地对我说他想借另外一本书。我惊讶于他的抄写速度和学习速度,但还是笑着收回了自己的书,再把自己所有的“存货”

都拿了出来,让他自己挑想抄那本书。

他挑了半天以后选择了一本高中的课本,而我也看过了他的字,虽然不是特别的出色,但是好歹也像是个知识分子写出来的,的确和其他人那“小学生”

似的字体没法比。我才第一次发现了这个时时沉默不语的秦正安是知青里除我之外懂得最多的人,而且他几乎也是最刻苦的人之一。

还有两个人像他一样的刻苦:刘芳和赵阳。她们两个学习态度端正,而且也能吃苦,就是基础太差了,所以用了和秦正安一样的学习时间,但是学习进度也比秦正安慢。不过他们两个比其他人也快了很多。

张玉萍和吴梅是那种很没有毅力的人,想是想学好,但是吃不了苦,常常学了一会儿就去玩去了,然后看到别人进步很大,就下定决心要刻苦努力,可是坚持不了几天就又松懈了,然后又赌咒发誓要好好学......

我很佩服秦正安、刘芳和赵阳,他们现在的学习强度大概达到我高考前的突击阶段那种强度了吧,如果不是每天都必须要干农活,我想他们的进步一定会更大。但是我却不是很欣赏他们的那种学习态度,只要学习,其他的什么也不顾了。

人是会疲劳的,而且也会厌倦,他们从现在起就一直这么辛苦,到明年高考的时候战线拉得太长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受得了。

相比之下我倒是很欣赏史明辉,他一边学习,一边还不忘了享受生活,心态调节得比较好。虽然他每天学习的时间都不是很长,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过一天,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我相信他能学好的,他那出色的傣语就是一个例证。

有的时候这里打很大的雷,然后下大雨,第二天早上史明辉就会在天不亮的时候就上山去,找一些鸡枞和蘑菇回来,给大家加餐。鸡枞可是好东西!前世的时候我在北京有个叫“茶马古道”

的云南餐馆吃饭的时候点过一道“油鸡枞”

,那个菜可贵了,要一百八十块一盘!

第一次见到史明辉采鸡枞回来的时候把我可高兴坏了,这可是比肉还要好的东西啊,在这个年代里能吃肉就已经像过年了,见到这么好的东西可把我给乐疯了。而且我以前虽然吃过油鸡枞,但是却没有见过新鲜的鸡枞,这是我第一见!这些鸡枞很像蘑菇,但是蘑菇的头是圆的,鸡枞的头是尖的,好像戴着一顶尖尖的笋叶帽一样,而且鸡枞的腿很长,比蘑菇要高很多。

想到油鸡枞那无法言说的美妙味道,我肚子里的馋虫一下子就被勾出来了,于是我急切地问史明辉他会不会做油鸡枞。

史明辉惊讶地看着我,然后笑着说道:“我还想给你介绍一下鸡枞,这个东西是云南的特产,别的地方都没有,没想到你早就知道了,还知道油鸡枞。今天我拿回来的太少了,做不了油鸡枞,只能炒炒吃。做油鸡枞太费鸡枞了,十斤新鲜的鸡枞只能做一斤油鸡枞,还要费很多油和辣椒,等下次找到多的时候再做给你吃!”

我高兴地点点头,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我还没有吃过新鲜的鸡枞呢,更高新的是听史明辉说了——以后还会有!

张玉萍在一旁看到我拿嘴馋的样子,就说道:“你这个馋鬼!史大哥可是找到了鸡枞的‘窝子’每年到那个时候鸡枞就会出在那里,只要去拿就好了。只是你来晚了,现在已经九月了,雨季基本上要结束了,吃不了几顿了,想吃油鸡枞恐怕得等明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