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叶辰小说>重生抗日女中医 > 第1页(第1页)

第1页(第1页)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作者:迷路的斑斑

简介:

我一直想看一篇女主穿到抗日年间的种田文,苦寻不到决定自己写一篇。

女主穿到抗日年间但文章以温馨为主,所以给她开了金手指,有了随身空间,有了疼她爱她的男主,有了一群热血的青年。

刘婉其人

刘婉是个苦命的山里娃,生下来不到两年,他爹外出打工因为一起煤矿坍塌事故被砸死了,煤老板只给了几百块钱的抚恤金,她娘也是个没心肝的,他爹没了不到半年就卷了家里的钱跟人跑了。剩下爷爷奶奶一把屎一把尿把她养大,受了不少苦。

她有两个亲叔叔一个亲大伯,但是农村里谁家都不容易哪家没几个娃子,再说叔伯是亲的,伯娘和婶娘可不是。平时为刘婉几两个婶娘可没少挑事,亏得大伯娘是个好的,平时没少拉拔她。

刘婉也是个争气的平时上山下河总能寻摸些吃的,山里的果子还有浅河里的鱼虾,有时候还能从挖的陷阱里寻摸一两只兔子,当然这是少之又少的。八十年代初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山沟沟里,但是家里的男劳力多出把子力气,再加上大山上的补贴温饱是尽够了。然而要想上学可就难说了,山里人家一般都是男娃子上几年学,女娃子读到小学毕业就不错了,更何况刘婉这没爹没妈的。

刘婉的爷爷刘三旺是个赤脚大夫,认得几个草药,平时刘婉也跟着山上山下的寻摸,然后晾晒、炮制再托人带出去卖了,费老大的劲挣点钱,再加上平时帮乡里相亲的看个病,再挣点,总算把刘婉供到了初中毕业。刘婉知道家里是再拿不出钱来供她上高中的,平时为了她上学,两个婶子没少在家里闹,是爷爷看她学习是真的好,再加上大伯补贴点,才咬牙让她上到了初中。但是爷爷年纪大了,大伯家的儿子马上要成家,大伯娘再亲也不是亲娘,大伯是再难拿出钱来的,所以她在老师们的一片叹息中报了护校,那时候护校是军队编制,不要钱一个月还给二十多块钱的补贴,可见有多难考,刘婉愣是以第一的身份身份考了进去。

进入护校是刘婉命运的转折点,不知道不是老天爷也心疼她这个命运坎坷的女孩子,在读护校的第二年,刘婉得到了一个随身空间,说来也是奇怪她并没有得到什么玉佩呀,玉镯呀的,只是在大山上采药的时候因为一不小心绊倒碰在了一块大石头上,手背磕破了,这也是常有的事从小到大她不知道在大山上摔倒过多少回,但偏偏这次她得到了一个随身空间,空间里并不是金银珠宝、古董字画之类的堆成山的,相反这些统统没有,只有三亩黑土地,和一个浅浅的小河。黑土地并不能加速生长,小河也不是灵泉,但是地很肥沃,小河也很清澈,所以刘婉很知足。山里娃种地种菜是手到擒来,刘婉拿出些积蓄买了些种子,又从山上移了些果树苗,再往小河里养些鱼虾,每天晚上等宿舍的人睡着了偷偷去空间里干活,不要小看三亩地,她没什么自动化的工具,一把铁锹一个水桶足足干了半个月才把地全都种上了,刘婉那时候瘦的几乎就是一把骨头。

但是有付出就有收获,两三个月后刘婉已经能在放假时去菜市场卖个反季蔬菜了,九十年代初反季蔬菜可是个新鲜物,她小赚了一笔,等半年后再把粮食卖了,也有了一些存款,水果是不可能的,才移到空间里的小果苗,每隔两三年想结果那简直是做梦。鱼虾因为不好拿去卖,她便大部分留给了爷爷奶奶补身体,一小部分送给了学校的老师,学校里的老师平时对她多有照顾,人情社会她拿出一些来是应该的。

护校毕业后,刘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央军医大学,这震惊了整个小山村,刘婉是刘家凹(刘婉生活的小山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娃子,而且去的还是首都,首都是什么地方,对好多连省城都没去过的山里人来说,首都不亚于天堂了,刘奶奶高兴地直掉泪,刘爷爷更是喝了个酩酊大醉,直说死了也可以去见祖宗了。护校的老师们也十分骄傲,虽说护校是军队编制,学生们都很优秀,但像刘婉这样的人才还是少之又少。

这一读便是十几年,十几年后的刘婉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连高中都上不起的山里娃了,进入大学后她一路读到博士,还被送出国深造了两年,这时候的刘婉已经属于国家高端人才,结婚对象都要政审那种。

穿越

“水水”

刘婉只觉得全身像被火烧一样,嗓子干的快要冒烟了,她忍不住呻吟出声。

旁边一个穿着灰蓝色带补丁褂子的大娘听见她的声音,赶忙从破了一个口的粗瓷茶壶里倒出些温水,慢慢的喂她喝了一碗,摸摸她的额头觉得还是很烫,但比昨天晚上要降了很多,给她换了敷在额头上的冷帕子,又重新给她把棉被盖好,看她眉头舒缓了些。这才走到外间拿起纳了一半的鞋底一边做一边跟正在编竹筐的张老汉说:“老头子,这女娃子的烧终于退了些,再像那样烧下去,人都烧傻了,村口的二狗子不就是烧坏了,刘嫂子平时可没少上火。唉这天杀的小鬼子,还让不让人过日子了,好好的女娃子,你看长得多俊,那手指真实又白又细一个茧子都没有,一看就是富人家的闺女。”

张老汉手中的活没有停,他一边编一边说“烧退了就好,张老三不是说烧退了就没事了,就咱们这山沟沟也没个好大夫,张老三也就认识点草药,也是这娃子命硬。”

张老太一想可不是,前天儿子把这女娃子背回来,可把她和老伴吓了一跳,这娃子烧的都痉挛了,就凭着山村的土法子烧还是慢慢的退了下来,再过个几天,也就能慢慢好了。张老太轻轻的舒了口气,虽说这年头日子不好过,但她们这山窝窝还是十分平静,山路崎岖,除了出去换东西的男娃子,一般也没人出去,日子虽然清苦些,但小鬼子也不会来祸祸。所以还是十分心疼这个一家子都让小鬼子祸祸没了的女娃子。

想到这里,她又想到了出去打鬼子的儿子,又愁了起来。“大壮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他那天把这女娃子放下就走了,连顿饭都没吃,你看那孩子瘦的。”

张老太忍不住擦了擦眼角,她生了三个儿子,就活了这么一根独苗苗,还非得出去打仗,这要是没了,让他们老两口可怎么活。

张老汉看看手中编好的竹筐,扯了扯很结实,家里的几个竹筐都被儿子背走了,部队上实在是太难了,别说给几块大洋的饷钱,连饭都吃不饱,这次回来也是为了和村里的几个娃子一起从村里弄些粮食和草药走,据说是部队上的团长受了伤,连治病的药都没有,可见这日子有多难,要不然也不会费那么大劲进村里来弄粮食。张老汉皱了皱着眉,估计自己给的几个熏兔子和腊肉儿子也吃不到但是他还是安慰道说“大壮他们不是从村里弄了些粮食走,还有各家给的熏肉,也能吃到几顿好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