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重生抗日军医 > 第28页(第1页)

第28页(第1页)

小胡应了,便和张卫国的警卫员小胡一起把东西送到了厨房。

张卫国他们是半上午往这走的,路上错过了午饭,不过吃了些干粮倒是不饿。现在都是半下午了,冬天黑的早,再过一个小时也就黑了,张卫国也没打算着晚上走,所以也不着急跟旅长说事。先去看了看躺在炕上的李政委。李政委是前段时间受的伤,过年的时候本来以为小鬼子都老实了,但是没想到还是有一小波来村里闹腾,人不多也就四五十个人,旅部警卫排就趁机把这小波鬼子给消灭了,不过李政委却为了救一个小战士受了伤,伤也不重,但是也得休养一阵子。

李政委躺在床上正在看报纸,他的脸色还不错,张卫国前段时间还给送了药来知道他没什么大事,也不担心,甚至还幸灾乐祸了几句。李政委也不生气,他一向是个温和脾气,但这温和的人,却让张卫国吃了无数次亏。

几个人说了会闲话,顺便还讨论了几句现在的形式,不知不觉一个小时也就过去了。差不多就该吃饭了。现在吃饭都早,小胡把东西送到厨房去的时候,炊事班已经开始生火了。见到小胡拿过去的东西,厨房里的几个人也高兴,干净利索的做了大锅菜,煮了饺子。张卫国和张杰还有旅部的王参谋就在李政委屋里吃的,一人一碗饺子,一人一碗大锅菜两个窝窝头一碗玉米碴子粥,李政委开的小灶是一碗喷香的油茶。几人呼噜噜的一顿吃,一会儿就都见了底。旅部的王参谋笑呵呵的说道:“这饺子真不错,算算还是去年在一个老乡家吃过的,今天还是托了小张的福。”

王参谋今年四十多了比赵杰还大两岁,叫张卫国一声小张也叫的起。

赵杰一看张卫国那脸都快笑成一朵喇叭花了,便玩笑似的说道:“老王,你别夸他,你看这老小子尾巴都要翘起来了。”

等警卫员把碗筷都收拾了下去,赵杰才稍微严肃了些,冲着张卫国说道:“现在也吃饱了,说吧,你总不会就为了给我送顿饺子过来吧。”

张卫国一听,也没犹豫,便把事情如实的跟旅长说了,话一说完,屋里便陷入了沉默。赵杰也或多或少知道些,李政委的药便是张卫国送来的,当初他也没多想以为是张卫国有门路弄到了白药,他还打着主意想让他多弄点儿回来。没想到这老小子弄到了药方。

“这刘婉是县城里中药世家的那个刘家?”

还是王政委打破了沉默,“不是说一家三十多口都被杀了吗?”

张卫国给解释了一下,张大壮他们救了刘婉还真是巧合中的巧合。

“按说刘家就是个普通的中药世家,鬼子为什么要灭口,地下的同志们传来消息,据说刘家好像有什么东西让鬼子很觊觎。”

王参谋是专管情报的,当初听到这个消息也没怎么在意,现在一想心里就是一跳。

听完这话李政委脸色就是一变,他亲身用过这药,效果真的很不错,如果真能用到部队上来,那就是很大的福气了。不过如果鬼子找的就是这个东西,那

赵杰也想明白了,几个人脸色都有些沉重,只有张卫国脑子慢一拍,看着三人的脸色才反应过来,鬼子要找的恐怕就是这个药方。

“卫国呀,你说鬼子拿到药方没。”

赵杰看着满脸震惊的张卫国说道。

张卫国马上把张大壮叫过来,几个人问了半天才松了一口气,看来鬼子并没有得手,要不然那姑娘也不会这么说,其实刘婉也是歪打正着,她根本不知道鬼子杀了刘家一整家是为了什么,也只是根据后代的历史再加上了解日本人的劣根性才这么说的。

几个人把张卫国拿来的药留下了,虽然已经用过很多次了,赵杰还是想着稳妥为妙,再多试验几次,万一以前的都是偶然呢,部队里经费本来就紧张,还是稳妥的好。

第二天张卫国一大早就走了,一个多月后旅部传来消息,按刘婉的说法办。张家村地势险要,三面环山,唯一的一条出口就是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鬼子根本不会去,非常安全。这样成本最低耗损也最小,这止血药先在他们旅部小范围试用。

张团长得了消息,便打发张卫国和张二牛回去了,现在春天了路上好走,鬼子也不总窝在县城了,时不时在村里扫个荡。两个人走目标小安全,脚程也快。

事成

虎娃子他们回来的时候,张大壮和二牛也一块儿回来了。说来也巧,两拨人在半路上碰了个正着。虎娃子跟张大壮是从小一块儿光着屁股玩到大的,两人关系相当不错。不过虎娃子天生对打仗不感兴趣,家里老娘又舍不得,所以便留在了村里。虽然这两年两人相处的少了,但是感情还是很好。半路上两人聊得很是开心。二牛虽然小几岁,但是他向来鬼精灵,脸皮厚,话又多跟虎娃子也投脾气。几个年轻人一路上兴高采烈地回了村。

张大娘见了张大壮是又惊又喜,喜的是儿子又回来了,惊的是儿子这刚走又回来莫不是有什么事。不过刘婉见了张大壮倒是松了一口气,这都过了将近两个月了,再不回来都要误了时候了,这时候种草药是最合适的时候。

张大壮和二牛也没有多耽搁,连口气都没喘就去了村长家。村长虽然早有了准备,但是见两人说明了来意还是有些高兴。张家庄地处偏僻,其实就是个山窝窝,要搁前清的时候都没有外村的闺女嫁进来,他还记得祖父曾说过以前张家庄光棍是一片片的,为了娶个媳妇可以说倾家荡产也不为过。后来洋人们打进来,外面乱了,张家庄却因为地处偏僻是一块儿难得的净土,外面的姑娘为了活命,也渐渐地开始往村里嫁。不过张家庄还是穷啊,乡亲们整天没日没夜的干,仍旧只能有个温饱,等到荒年还是要饿肚子。

张村长今年将近七十岁了,他当了将近三十年村长,这一辈子风风雨雨的过来,老人家虽然老了,但却很精明。现在这个时候谁手里有枪谁就是老大,张家庄虽然偏安一隅,但是难免有一天遇到个难事儿全村人就让人一锅端了。虽然村里面有几个娃子出去参加了八路,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十几个娃子能帮的忙实在是限。

对于这件事老村长看中的不是那份收入,而是那份安全和保障,只要牢牢的把药控制在手里,八路军就一定会豁出命去保他张家村的安全。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得建立在婉丫头那药方有用的基础上。想到这里老村长让大儿媳去吧刘婉叫过来,他得细细的问一问,确保万无一失才行。

不仅是刘婉,老村长的儿子张老三和村里的几个有辈分的族老都被叫了过来。虽然村长在村里面有绝对的权威,但是这么大的事也不是他说办就办的。村里面荒地是多,但是种药材也得花不少力气。首先得开荒、买种子,关键是村里没人懂这个,弄不好得把种子钱赔进去。庄户人家花点子力气不算什么,但是谁家里也没多少余钱可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