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继承亡夫遗产后无防盗文 > 第93頁(第1页)

第93頁(第1页)

進了府,喜春被引去了後院。靠著水榭旁,左右兩旁皆擺滿了長桌矮凳,望過去是亭台水榭,四時花景,喜春的位置算不得前,在右下遞四排的位置上,在她之前是同知、知州家的夫人攜著嬌嫩的千金們,坐在主位下,甚至與知府夫人劉夫人平起平坐的則是秦州道台夫人。

劉知府是一方知府,官拜從四品官職,上峰正是正四品州府道台。這是文職,在知府之上,還有指揮僉事,文武官各有體系,知府家大喜,武職上峰家的夫人並不會親自到場。

在劉夫人和道台夫人之下的穿著一身華貴的中年女子便是二公子的生母沈姨娘,也是沈家公子沈凌的親姐姐。

上邊的諸位夫人喜春一個都認不得,四處一看,便見了被引進來的何夫人。何夫人穿著一身藏青色的雲紋福綢衣,只落後了她幾個位置,如今宴席並未開始,何夫人在上前與劉夫人見了禮後,便坐到喜春身邊。

喜春便問:「夫人也回府城來了?巧得很,我原還想著甚麼時候找夫人問問情況呢。」

左右無事,喜春與何夫人便細聲說起了正事。

何夫人繡帕沾著嘴,也細聲細氣的:「這也不是沒法子嗎,今日劉家有喜,知府大人家的公子娶親,又下了帖子來,自然是要趕回來的。」

何家的石炭鋪子在湯縣已經開張,早前何夫人便四處宣揚了一番,等石炭鋪子的買賣穩定後,在臨近的茂縣、莊寧縣的兩處石炭鋪子便緊鑼密鼓的開展中,如今何家的情形是這樣的,何夫人在茂縣兩處開疆闢土,負責鋪子位置、採買、灑掃一應,這是鋪子前期,後期的鋪貨等也由何夫人照應,何東家則留守在湯縣的石炭鋪子上。

「茂縣、莊寧縣也都富庶,鋪子上都妝點妥當,這回可得多採買些石炭,我聽說夫人在舊巷備了個貨鋪,這法子好,回頭我也照著備一個,往後運送也方便許多。」

「那感情好,過兩日我們再好生說道說道。」

何小雅忍不住輕輕碰了碰何夫人:「娘,你們說些別的吧。」

何小雅是跟著何夫人一起來的,她孤零零的坐了好一會兒了,旁的人都在三三兩兩的說著衣裳飾,只有她們,說的都是做買賣掙銀錢的大事。

需要這麼爭分奪秒的嗎?

「是啊,周夫人與何夫人兩人不知在說些甚,不如也說一說,好叫我們也都聽聽。」沈姨娘朝他們開了口,她是二公子生母,平日又得寵,在劉家上下都有幾分薄面兒,聽了沈姨娘的話,夫人娘子們都不由看了過來。

喜春沒答,何夫人笑著回了句:「不過是些不堪入耳的雜事,不好叫貴人們聽了污了耳朵。」

沈姨娘保養得宜,笑起來宛若少女一般,她目光看著喜春:「說起來何夫人我倒是見過幾回,周夫人這還是頭一回得見。」

「我也是頭一回見姨娘。」喜春也回。

沈姨娘似乎對喜春十分感興,饒有興致的問:「聽說周夫人娘家可是有個秀才頭銜,寧老爺也是十里八村的名人了,他教導出來的閨女也定是有過人之處的。」

幾位下屬夫人們不屑的瞥了瞥,嘴角都含著譏笑。

秀才而已,這滿府城沒有上百也有幾十,實在算不得甚有身份的,鄉野人家,如今落身商戶,能教導出什麼來?

沈姨娘這話實在是抬舉了。

明眼人幾乎一見就知道沈姨娘這是在針對喜春了,大戶人家夫人過招,面兒上都是笑盈盈的。

喜春眉眼微垂,聲音不冷不淡:「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君子有絜矩之道。」

若是有熟悉周秉的人在,定會發現此刻喜春說話這份神態,漫不經心幾乎與周秉如出一轍來。

沈姨娘不過小戶人家出身,成了知府的妾室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多年來,後宅的手段學了個十成十,但論學問卻是沒有的。

她不悅的皺起眉。

這是什麼意思?

喜春解釋:「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正是如此。沈姨娘莫怪,這不過是大學一書所講而已,喜春尚年輕,早前也只在父母膝下學過啟蒙,通讀過四書而已,實在當不得姨娘誇獎。」

道台夫人陳夫人往身下左右看過,幾位面露不屑的夫人羞愧的低了頭。

陳夫人面露含笑:「果真是周家的娘子,早前我回京時曾與你大伯母閒談,她說起你時可是十分稱讚。」

喜春不卑不亢的:「夫人讚譽了。」

劉夫人忙招呼眾人吃茶玩樂,暗地裡瞪了沈姨娘一眼,不叫她再開口得罪人了。

這時,有小丫頭在喜春說了話,喜春點頭,叫丫頭先去回了話,順著起身,朝劉夫人等告辭:「實在是不巧,今日我外家有喜,實在不敢多待了去,這會兒得起身趕路了。」

周家兩個酒席,喜春兩個昨日本商議一人走一個,只最後到底還是決定一起走。

沈姨娘先前開口得罪人,這會兒劉夫人哪裡好意思留人,客氣留了留後便作罷。

喜春隨著丫頭出了後院,途徑後頭長桌路過,叫一旁的周夫人都傻眼了。

她跟周東家倒是商議得好好的,只要進了知府大門,見了人,只消把周家的事一說,便覺得能搞定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