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红楼之孤王有疾 > 第3页(第1页)

第3页(第1页)

皇后愕然,不过很快掩口而笑:“我可真是魔怔了,你这小家伙才多大点人,哪里就听得懂这些了!不过,记住了,到时候,就给母后拿这个,知道了吗?”

徒景年嗯嗯啊啊了几声,径自装作不经意地撕书,眼睛不时瞟过书上的字,心中定了定,百家姓似乎内容没有太多变化,但是徒这个姓,不说稀少不稀少的问题,从来没听说过哪个皇室姓这个啊!难道是女儿说的架空?不过这样也好,不必去回想那些自己也不知道对不对的历史知识了。徒景年觉得轻松了很多,他的出现已经是蝴蝶效应,就算有什么历史,放到现在也未必有多少管用的了,何况,先知先觉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反而容易让人失去判断。甚至,上辈子的那些经验放在这辈子能用的也就那么多,他能够用的惟有自己的大脑。

值得庆幸的是,前段时间他已经发现,自己的大脑似乎因此变得发达了许多,不光过目不忘,甚至还记得上辈子学过的那些知识,这才是他最大的财富。

再次被奶娘喂了一次奶,又吃了一碗蒸得嫩嫩的虾仁蒸蛋,徒景年被奶娘宫女伺候着换上了一身衣服,衣服颜色实在很闪亮,是那种大红色,上面用金线绣着吉祥图纹,脖子上被挂了一只镶嵌着各色宝石的金项圈,项圈并不沉重,毕竟得考虑到孩子的脖子承受力的问题,里面是中空的,大概还装了几粒珍珠什么的,徒景年伸手晃了一下,叮当作响。

徒景年被折腾了老半天,但是最终露面也就一会儿,尤其他抓周的时候很是干脆利落,顺手就抓了一本薄薄的《论语》,然后又抓住了一个非常精致的玩具剑,主要是这柄玩具剑的剑鞘和剑柄实在是比较夸张,剑鞘是用金丝编织出来的,上面还镶嵌着各色的宝石珍珠,剑柄上同样嵌着一对明珠,非常具备暴发户的气质。不过,这是桌上各色陈列品的通例,各个都是花花绿绿的,哪怕是砚台,也是用的绿端还有红丝砚弄出来的,也没看见什么胭脂之类的,看起来,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

这边徒景年抓了论语和剑,那边主持抓周仪式的人立马来了句:“小皇子文武双全,文可定国,武可安邦!”

这种事情自然不可能真的是一抓定终身,不过有个好寓意自然是皆大欢喜。徒景年依旧没认识几个人,或者说是在场的人里面,也没有地位高过他母亲的,看样子,他头顶上并不会有什么太后存在,妃嫔似乎也不算多,反正出现在他面前的也就是五六个,应该是位份比较高的嫔妃,不过,徒景年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宫妃的品级情况就是了。

即便在大家都觉得没有童年的皇宫里面,这头几年,徒景年还是过得挺滋润的,除了皇后之外,虽说后来也有个才人怀孕,也顺利生下来了,但是却是个有些病怏怏的公主,那个才人也是运气,不过是偶然承宠了一次便得以受孕,但是她本身没有多高的出身,也没有多少吸引皇帝的本钱,很快便被皇帝遗忘,好在谁也不敢接手那个不知道能不能养大的公主,她得以抚养公主,内务府哪怕看在公主的份上,也不会过于苛待了她。

徒景年如今不过是跟着皇后学一些启蒙的书籍,背地里面皇后还让嬷嬷告诉他一些朝堂上的大臣勋贵还有宗室的一些事情。皇帝对现阶段唯一的儿子也比较有耐心,对他也很是关心,加上皇后的调和,父子两个也算是一片温情。

徒景年虚岁五岁那年,满打满算周岁也就是不到三岁,皇后再次有孕。

作者有话要说:

☆、进学

进学

当今皇帝承庆帝子嗣不丰,一直以来颇有人在私底下嚼舌根,如今皇后再度有孕,不管日后如何,嫡子嫡女总是不嫌多的。因此,承庆帝自然很是高兴,流水一般的赏赐往皇后的永宁宫而去,平常心情也很高兴。

徒景年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他当年也不是独生子女,家里还是有个妹妹的,只是后来他在大西部,妹妹嫁在了京城,大家往来少了,感情便淡了,小时候两人还是兄妹情深的。在皇家,有个嫡亲的兄弟也不是什么坏事,就看你怎么办了!

徒景年已经开始进学了,因为目前皇宫里的皇子只有他一个,本朝也没有让宗室子弟一起读书的习惯,除非是作为皇子伴读,问题是,本朝对宗室还是颇为优容的,谁家愿意让自家的宝贝儿子进宫做伴读,给皇子做垫背呢,何况,伴读还容易牵扯到夺嫡的事情,作为宗室,一辈子富贵已经是稳稳的,就算站队站对了,上头也不会给你封个一字并肩王坐坐,因此,犯不着冒这么大风险。所以,承庆帝直接大笔一挥,直接抽调了翰林院的掌院学士,侍讲学士,还有国子监祭酒等,加起来足有十几个人,算是将这一代宫学的师资架子搭了起来,不过学生暂时只有徒景年一个就是了。

虽说只有徒景年一个学生,但是徒景年乃是元后所出的嫡长子,这在儒家看来,那就是标准的继承人了,问题是,他身在皇家。皇室虽说有着天下人难以想象的权势富贵,但是,哪怕外面标榜得再花团锦簇,实际上是世界上最不讲规矩的人家。比如说承庆帝,承庆帝自己就不是什么嫡子,他生母即便被追封了皇后乃至皇太后,实际上活着的时候不过是个昭容,出身也不算高,其父坐到最高的位置也不过是个五品的知州,往上数三代,不过是个土财主。当然了,自从北宋之后,中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世家了,除了一直作为衍圣公的孔家,其他的人家真正算起来,几代之前出身都差不多。便是皇室,大晋开国之前也就是土里刨食的泥腿子,前朝大乱的时候,被裹挟着造反,偏偏太祖他老人家运气胆略都不缺,哪怕大字不识一个,照样取了天下。

大晋开国已经差不多百年了,到了承庆帝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但是,几代下来,围绕着皇位,折腾出来的事情已经不知道祸害了多少人家。承庆帝出身不高,其生母过世得也比较早,承庆帝运气比较好的是,先帝儿子不多,加起来也就是四个,除了贵妃所出的二皇子之外,大家出身相差也不是很大,尤其后来承庆帝被淑妃养在了身边,在出身上算是差不多扯平了。兄弟四个里面,大皇子占了长子的名头,但是外家因为扯上了科举舞弊案,能干的差不多被杀光了,剩下的也被流放,在朝中没什么势力,后来还在一次打猎的时候,被人捣鬼,遇上了饿得发慌的老虎,虽然最终逃出了生天,但是却摔断了腿,后来也不知道找的什么大夫,直接瘸掉了。二皇子最受宠,但是却因为嚣张跋扈,即便先帝偏爱,最终还是黯然退场了,承庆帝行三,在跟几个兄弟斗智斗勇之后,最终被推上了皇位。而几个兄弟里面,除了老大被封了宁王之外,老二在承庆帝登基之后不久,就郁郁而终,老四跟他斗得最久,结果前几年的时候,就被承庆帝抓到了小辫子,削了爵位,一个皇子,最终不过被封了个辅国公,如今只得破罐破摔,干脆蒙头待在府里面生孩子,这些年一直被太多的侍妾孩子带来的财政问题所困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