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九九归一了 > 第14章 古书(第1页)

第14章 古书(第1页)

在场的黑衣人互相搀扶着起来,聚到了一起。虽然被打的很惨,但是他们看上去并没有恐惧和沮丧,他们在外出行动前,这样的训练已经经历过不下百回,他们早已经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于他们来说,面对灵力操纵者,什么样的结果都可能遇到,别说受伤了,丢掉小命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打小受训过程中,牺牲掉的伙伴也不在少数,所以生死已经不是他们这些人所害怕的了。只不过,年轻人对于灵力的驾驭远他们的想象,已经不是他们这些低阶的猎神者所能应付的了的了。他们互相搀扶着撤走了。他们应该庆幸能活下来,因为他们以为的普通灵力操纵者,实际可能是整个猎神族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强大的灵力操纵者,或者准确来讲,是对抗过的最强大的灵神。

按照司民主事所言,四国钟敲响后,不出三日,其它三国的使者都赶来了长乐国,说是使者,其实都是各国的王族,可以说都是王位继承人,他们代表着国家未来的最高权力。这三国中,尤其以长永国的实力最为强悍。虽说论国力,还是长乐国最为强盛,但是国家之间比拼的,还是军队的战斗力,并不是国富就一定强,这次长乐国遭遇的劫难就是最好的证明。长永国的国家并不算富裕,国土多山,土地也不算肥沃,没有如长乐国这般物华天宝,国民的生计维系,除了庄稼,也就是放牧了,说起来,他们倒是与北原更相像一些。长永国人算是战斗民族了,闲时为农,战时全民皆兵。立国数百年,极少遭遇北原的骚扰。据史书记载,曾有一次北原的某位新上位的将军为了显示一下军威,带兵入侵了长永国,结果被长永国一阵痛扁,如果不是突下大雨,洪水冲垮了追击路上的堤岸,只怕这支狂妄的北原军队要有来无回了。自此之后北原再无人敢染指长永国。也正是因此,长永国很是瞧不上其它三国的软弱,不久前长乐国遇袭,派人向长永国求援,长永国碍于联邦的体制,派兵驰援了一下,不过看到王都被北原摧毁地如此之惨,足以看出长永国军队的朽木不可雕,所以就不愿再理睬长永国的信息了。这次,要不是四国钟响,碍于《圣君训诫》他们还是派了王储前来,否则他们可能根本不会关心长永国未来的王君到底选谁。在他们眼中,换谁都那个德性,无所谓。长乐国众人并不知其中缘由,只当是对方看不起自己,毕竟如果没有圣君亲自出面,谁又能奈何得了长永国呢。这次四国钟敲响,对方能够及时赶来,倒是出乎长乐国众人意料。虽说这是好事,但是谁又知道对方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是真心来帮忙,还是来看笑话。

按照司民主事的提醒,玉衡知道第一天议事,一般都是进行一些礼仪方面的流程,毕竟一般四国轻易不聚,但凡聚齐,必然是个隆重的场合,有很多繁文缛节,当然,也是给大家一点儿时间,来互相探听一下彼此的近况,尤其是这次四国钟敲响,需要议的还是王位的继承人,百年难得一遇的大事,这其中到底有着什么隐忧,也是大家急于想知道的。而对于长乐国来讲,则是借这个时间,既说明一下所议之事,同时也打探一下其它三国的口风,以备对第二天可能的决议心中有数。这其中,最是积极的就是太后,她带着公子明极尽礼数寒暄,目的无它,就是尽可能争取三国对公子明的支持。其它三国对于玉衡和公子明并不了解,这可能是唯一认识的机会。而在这个过程中,太后也是故意用计,不让玉衡掌握到太多使者的信息,甚至不让他随意进出使馆;而她则悄悄先后将三国使者请到了王宫里,设宴款待。其它两国意见相左,剩下的就看长永国的意见了。长永国的王储看上去对这事并不感兴趣,一副高冷,同时也并不着急表态,甚至看上去像是不愿意表态。

让太后意外的是,玉衡好像对自己的刻意安排并不抗拒,而是乖乖顺从了。她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可眼下的情形,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所以疑惑在她心里也只是一闪而过,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

玉衡的淡定,同样也引起了司民主事的忧虑,这个时候,本应勤于走访,熟络关系,可玉衡却全然没有着急的意思。

“公子,你可有什么万全之策了?你也知道,此事连国相都无权插手过问,更别提我了;现在只能靠公子了。明天就要议事了,听说王后今天在王宫里设宴款待各国使团,极尽殷勤;如若今天不能与使团走动,拉近关系,只怕就让公子明占尽先机了……”

“主事大人不必担忧此事,我已见过了长永国的使者了。”

“什么?公子何时见的?据我所知,今天一早,公子明就派人来将三国使者都请去了王宫。”

“我是在使团来时的路上。”

司民主事只知玉衡前些天出了趟城,却不知原来是先人一步。他心里一时轻松了许多,可很快疑惑还是来了。

“公子,你是只见了长永国的使者,还是三国的都见过了?”

“只长永国的使者。”

玉衡很平静的答道。

“为何没有借机也去拜访其它两国?”

司民主事话一出口,意识到失言了,本来这种方式就不合礼数。

“我从长永国的使者那里,得到了支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