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穿越中文>承治什么意思 > 第76章 自己造不如抢(第1页)

第76章 自己造不如抢(第1页)

郑丽婉也明白李思文的顾虑,货币太少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短时间对百姓是好事,长时间可就出大问题了,没钱来刺激市场,换言之用货币来服务市场规模的扩张,就会反过来让市场规模因为长时间货币供不应求出现停滞,乃至出现萎缩,经济崩溃,那时候可就不好玩了。

“眼下货币方面,主要是民间百姓用的半两货币奇缺对吧?”

唐松龄“正是,银两一般都用于商贸之间的大规模贸易,但百姓们人口众多,数量庞大,没有对应的半两维持,长时间下去必然出现问题。随着咸阳的展,洛阳的新兴市场,搞不好会把大唐其余地区的货币给吸收过来。”

郑丽婉“嗯。。。半两的铸造,看来需要抽时间和户部对接一下。改日让殿下在中书省议案,拿出一个章程来,把铸造的货币想法子投入市场才行。”

李德謇点头“殿下英明,如今咸阳和长安两地占据了不少货币,将来或许可以把一半货币投入其它地方,比起市场自己的货币流通,不如直接因地而异的去投放货币效果来的迅。”

郑丽婉“嗯,这一点本宫会和殿下提及的。可铸造货币的数量该怎么处理?”

李思文“。。。不若以咸阳市场规模为准如何?这样下来,最多是造成货币,但曾今的咸阳市场规模也大差不差,要不了多少时间,大唐的市场也就能消化掉了,而且咸阳和洛阳都在展,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

郑丽婉点头“确实,这个法子最为折中且保险。”

一旁的二凤、长孙皇后、武顺、武处四人,都是一脸迷糊,我是谁?我在哪?完全听不懂!也根本无法理解!

房遗直“这样的话,铸币税也能实施了,不过以目前的管理技术,最多是在长安、洛阳、咸阳三地实施,为三地服务,扩大范围估计不好管理,会造成严重的滞后。”

郑丽婉点头“确实。诸位在咸阳都学到不少,果然实际上手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以实践积累为老师,当真事半功倍。”

李思文笑着躬身道“多亏殿下的这些理论,让臣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这一套市场体系,融会贯通后,可胜任各地展所需。”

郑丽婉“嗯,如今大唐除却咸阳外,几乎都是未经饱和的市场,的确是机遇诸多。但,明白这套市场经济理论的人,相较于大唐来说,不过寥寥。”

李德謇皱着眉头“殿下勿怪,臣以为,此等理论还需掌控在中央,需知人多是非多,目前主要是市场经济出现不久,长时间下去越来越多人了解且熟悉后,恐会钻漏洞,提高管理成本和难度。”

郑丽婉“嗯,少詹事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这方面就交给殿下自己考虑吧。市场经济达到一定规模后,致使地区陷入商业化,这是一种不亚于动战争的手段,一个不慎就是数万人面临生存困难,产业荒废无数,人口流失严重,民心动荡不安。”

杜构“殿下说的极是,市场经济乃是一柄双刃剑,带来的效益巨大,但一个不慎破坏力也是不亚于十万大军带来的破坏。”

郑丽婉“话说柜彷制度如今可有进展?”

李德謇摇头“柜彷制度需要的市场规模过于庞大,恐怕需要等到经济圈形成后才能实施。”

郑丽婉“咸阳按照如今的展来看,达到八九十万人口应该不难,洛阳那里和长安的话,估计最少也有三百万的庞大人口,其中的货币量至少都是五百万起步,这样的话柜彷大致能维持两百万左右的货币储备,应付一般危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何况还有国库支撑。”

李思文“殿下说的是,我们之前也推测过,数据大差不差,这柜彷这一块必须严格把控,和国库之间的微妙平衡,一旦有个差池,就是十万起步的资金缺口。”

二凤连忙开口“行了行了!朕听的一个脑袋两个大!你们说的也是怪吓人的,朕就想知道,如今咸阳每月能有多少税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